然而,这种看似便捷、无压力的消费方式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与征信相关的潜在风险。先享后付允许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无需立即支付全款,而是可以先享受商品或服务,之后再按照约定的时间分期付款或者在一定期限内一次性付清。
“压根不记得什么时候下的单、付的款,这快递怎么直接就到家门口了?”现在这购物平台真是越来越方便了,免密支付、先用后付这类功能层出不穷。然而,这些看似方便的功能,真的是方便了消费者吗?可有些好像并不是,有的消费者莫名其妙的就欠下了账单,结果自己还被蒙在鼓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金旻矣)“双十一”大促与“国补”政策并行,活动周期拉长,激发了上海市民的消费热潮。10月14日至11月14日,全市消保委共受理网购消费投诉27088件,推进企业先行和解36346件。服装鞋帽、家居用品、数码家电、交通工具、食品等领域投诉量居前。
2024年中国电商平台“双十一”成交总额14418.0亿元,打破近年来最好成绩。不过,在消费逐渐回暖的表象之下,消费市场仍存在较高投诉率的问题不容忽视。自10月14日以来,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网购消费投诉达2万余件。频频出现的网络消费投诉现象背后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
付臣欢一种“先享后付”的消费模式在预付费行业悄然兴起,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调查》栏目近期却不断接到消费者的反映,他们遭遇的“先享后付”,并非像商家宣传的那么完美。之前有一阵子,有消费者吐槽,健身房办卡消费,结果商家卷钱跑路了,真是气煞人!
“先用后付”支付方式是指满足条件的用户在网络购物时可以先0元下单,待确认收货后再在规定时间内付款,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支付流程,但存在着安全风险、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争议主要在于:“被开通”且“难关闭”●一些平台将“先用后付”选项隐匿于支付界面细微之处,以不易察觉的提示询问
近年来,“先享后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在预付费行业中悄然兴起,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线下零售,该模式无所不在。而所谓的“先享后付”,顾名思义是让消费者先享受商品或服务,随后再按约定进行付款。这种消费形式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的门槛,吸引了更多用户尝试购买商品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