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今天10时40分,“祝融号”安全驶离着陆平台,成功“打卡”火星表面。火星表面到底什么样?刚刚,国家航天发布“祝融号”火星车携带的前避障相机和后避障相机拍摄的驶离着陆平台过程的影像。
在国人的焦急等待之下,2.15亿千米外的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终于再次传回一批照片,这是祝融号着陆火星表面以来捕获的第二批高清火星照片,既满足了人们对火星好奇心,又再次向我们报平安:已经安然度过了20多个火星日,状态良好,一切正常。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今天,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最新火星影像:7月12日,“祝融号”火星车在南向巡视探测途中,路过降落伞与背罩组合体附近,利用导航地形相机对组合体进行成像,图中可见降落伞全貌和经气动烧蚀后的完整背罩结构,背罩上的姿控发动机导流孔清晰可辨,成像时火星车距离背罩约30米,距离着陆点约350米。
世界各国也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着陆,而祝融号火星车传回的2张照片,对这个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在目前可探测的范围内,没有发现生命迹象,于是,世界各国网友都说被美国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次科学影像图发布,对于后续航天任务和航天研究来说,具有哪些价值?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