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全县三分之二的面积为沙化土地,1998年,且末县建起了防风治沙工作站,经过一代一代治沙工人的不懈努力,如今,12.5万亩流动沙丘披上了绿装。 16年前,遵照父亲的意愿,23岁的帕提古丽·亚森来到了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
文、图/品牌方提供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荒漠化治理备受大众关注。近日,新希望乳业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来到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共同开启“植此青绿,播种希望”绿色公益活动,通过植树造林,助力提升植被覆盖率,恢复和改善荒漠地区生态屏障。
中国是全球沙漠化严重的国家,在风力作用下,我国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9%(出自《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发展计划》)。但是,沙漠中却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在沙漠边缘种树的志愿者。
在阅读文章前,请您点击‘关注’,以便于参与讨论和分享。为了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更新优质内容,期待与您共同交流和学习。文|诸葛点兵编辑|诸葛点兵 “都别拦着我啊,我要去珠穆朗玛峰装“电梯”!”这句玩笑话说出来,是不是觉得有点“吹牛不上税”?
采访组成员:刘毅 王锦涛 郑智维 刘烨烨 朱浩铨采访对象:张润元八步沙林场第一代治沙人郭万刚 八步沙林场第二代治沙人,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郭 玺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林场管护员杨琦玮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委书记“到了春天,这里就是一片花海。
中新网兰州7月31日电 (戴文昌)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张世虎近日介绍说,草方格沙障是固定流沙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沙漠魔方”之称,能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为沙生植物存活创造有利条件。
原标题:2024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技团队——(引题)在沙漠里打造出近5万亩生态绿洲(主题)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朱婷甘肃省酒泉市巴丹吉林沙漠西缘,出现了一块夺目的“绿色宝石”。“宝石”区域内,试验性种植的苜蓿、狼尾草、白萝卜、燕麦等喜迎丰收。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日前,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决定,授予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群体“全国防沙治沙英雄群体”称号。至今,八步沙林场已先后荣获60余项荣誉称号。茫茫腾格里,三代治沙情。
工作人员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扎草方格(6月7日摄)。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引黄灌区与沙漠“抗争”的前沿。自1953年建立防沙林场至今,一代代治沙人艰苦创业,投身沙漠,植树播绿,完成治沙造林68万亩。
11月28日,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完成了“锁边合龙”,至此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上,都被种植了胡杨、红柳等固沙苗木,“死亡之海”也终于绿洲连成线,未来将会变成一片生机勃勃之地。
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而他们选择克服种种艰难,将这群孩子在沙漠中“养活”……新疆巴州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县城三面环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城”。这里有一支老兵治沙队,他们在沙漠中植绿超过万亩,其间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又将如何持续下去?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18日电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黄沙起,落雨全是泥。”这是10年前麦盖提县的真实写照。2012年,麦盖提县全域动员、全民参与,开始向沙漠进军,实施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
央视网消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固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誓将荒漠染新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