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两个月前乘坐一辆新能源网约车时驾驶员开启车辆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后睡着的遭遇,北京市民张静(化名)仍是一脸担忧。今年9月底,她乘坐一辆网约车回老家。在行驶途中,驾驶员开启了智能辅助驾驶模式。不一会儿,她发现驾驶员竟然睡着了,但车辆仍以每小时四五十千米的速度行驶。
开启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后,驾驶员睡着了专家:智能驾驶非无人驾驶须尽快完善道路交通运输规范本报记者 韩丹东本报见习记者 张婉莹回忆起两个月前乘坐一辆新能源网约车时驾驶员开启车辆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后睡着的遭遇,北京市民张静(化名)仍是一脸担忧。今年9月底,她乘坐一辆网约车回老家。
首先从能力上来说,华为的智驾系统是目前毫无疑问的第一梯队,从网络上疯传的各种华为智驾,挑战无名小路、山路、村道、重庆立交桥等等视频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的智驾系统目前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驾驶者,在部分场景接管驾驶操作,但是这不代表着,驾驶者可以在车内睡觉,把车辆的驾驶权完全交给智驾系统。
回忆起两个月前乘坐一辆新能源网约车时驾驶员开启车辆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后睡着的遭遇,北京市民张静(化名)仍是一脸担忧。今年9月底,她乘坐一辆网约车回老家。在行驶途中,驾驶员开启了智能辅助驾驶模式。不一会儿,她发现驾驶员竟然睡着了,但车辆仍以每小时四五十千米的速度行驶。
漫画/高岳开启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后,驾驶员睡着了专家:智能驾驶非无人驾驶须尽快完善道路交通运输规范本报记者 韩丹东本报见习记者 张婉莹回忆起两个月前乘坐一辆新能源网约车时驾驶员开启车辆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后睡着的遭遇,北京市民张静(化名)仍是一脸担忧。
“每个人一生都有15秒高光时刻,有些人出生就注定了高光的理由……”事件的起因是,昨天有另一位汽车博主在微博上喊话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他在使用小鹏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眼睛比较小,所以被系统判定为“开车睡着了”,从而多次被小鹏扣减了智驾分,由此质疑:眼睛小的难道不配使用NGP?
8月21日,乘客王女士诉称,她20日晚打网约车从上海回无锡,但司机却在高速打开自动驾驶,一边开车一边打瞌睡。21日,记者从网约车平台了解到,已对该司机做出下线处罚。王女士称,20日晚,她和男友在上海浦东机场叫了一辆网约车接机,准备去无锡。
太无语了,问界“一直被讨厌”不是没原因的,自从有了智驾出行,有一部分开问界的车主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以为余承东亲测吐槽开智驾总是被提醒要扶方向盘已经是极限了,但是问界车主却还能不断刷新对智驾的认知!第一个“讨厌”的是终于有借口能避开前面对阳光直射了吗?
文 | 新能源观回顾2024年,郑州孙女士的遭遇代表了所有电动车主这一年的用车体验:不幸中有幸,幸与不幸并存。2024年11月底,河南郑州某小区地下车库内,多辆汽车起火,其中就有孙女士的大众ID.3。会不会是自己的车自燃呢?孙女士有些害怕,毕竟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