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夏天的时候,读卖新闻杂志社主办了一个四位七段参加的比赛,坂田荣男,藤泽秀行,杉内雅男,宫下秀洋,结果,坂田荣男取得了优胜,于是他获得了一个和吴清源下六番棋的机会,这个时候,坂田荣男虽然拿不到本因坊战的头衔(头衔被高川格牢牢把控着),但是坂田荣男的全盛期即将来临,所以他还
吴清源一生没有获得过任何比赛的冠军,但是通过十番棋,他成为公认的天下第一人,同时十番棋也借助吴清源的传奇得以不朽。如今,人们只要提到吴清源,必定会提到十番棋,同样,当人们提到十番棋时,也必定会提到吴清源。
1950年2月2日到2月3日,吴清源完成了自己的测试十番棋的最后一战,最终成绩定格在8胜1和1负,大约一周多以后的2月12号,他被日本棋院宣布成为第二位九段,日本围棋界终于有了两位九段棋手,吴清源通过和日本棋院,关西棋院十位棋手的比试,成功升段,并取得了和另一位九段棋手藤泽库之助一决高下的资格。
坂田荣男吴清源擂争十番棋第三局,1954年1月7日,8日,弈于日本静冈县。藤泽库之助与吴清源第三次 擂争十番棋的最后两局都弈于静冈县,现在换了新人坂田荣男八段,吴清源依旧没有让他带走一场胜利。擂争十番棋,还是吴清源的领地。不容他人轻易染指。
围棋何时由何人所创,已不可考。尧制围棋以教丹朱,只是传说。中世纪以前,所有的棋经理论,基本都是关于战斗,棋手水平高低全在个人悟性。那时可以说是乱战时代。日本江户时代以后,一些天才棋手潜心研究子效、布局,算是现代围棋思想的启蒙。
我一生只有两件事,真理和围棋。——吴清源段祺瑞与吴清源“一代棋圣”吴清源能取得如此成就,与段祺瑞的赏识不无关系。北洋军阀段祺瑞生平有一特殊嗜好,就是下围棋。平心而论,这位北洋之虎,围棋下得确实有水平。民国初期围棋事业的兴盛,与他有着直接关系。
在日本围棋界,涌现过不少让中国人也尊敬的大师。 第3期中日围棋对抗赛答记者问时藤泽先生说,这种封闭自守的愚蠢行为只会让日本围棋越来越萎靡,只有我们的对手强大了,日本围棋的强大才有意义,围棋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是棋道中人都是一家人。
引子吴清源与赵治勋身上有许多类似的地方,都是旅居日本的外国人,后来加入日本国籍。在日本棋界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巅峰时期无人可敌。吴清源25岁到42岁在十番棋中所向披靡,参照坂田荣男43岁问鼎日本本因坊头衔的成绩,所以吴清源在当时认为最佳的职业年龄段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钱宇平出生于1966年,是老一辈棋迷耳熟能详的围棋国手,江湖人称“钝刀”,与1964年出生的“妖刀”马晓春一起,被人称为聂卫平之后中国围棋的双壁。钱宇平棋才一品,加之极其勤奋刻苦,逐渐形成了行棋绵密、浑厚扎实的棋风,遂被人称为“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