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想去游个泳,本来以为自己应该是这样的:游完泳之后应该是这样的:但没想到事实上是这样的:更可怕的是游完泳后这样了:据说,这是因为泳池水质太差,充满着某种不明液体!恰好眼睛就是检验有木有这种液体,泳池水干不干净最有效的检测器。
红网时刻7月19日讯(通讯员 曾令红)炎炎夏日,公共泳池成了市民休闲和避暑的好去处。公共泳池是否卫生、安全,关乎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关键点。在此,提醒广大市民,选择公共泳池,做到“七看一闻五注意”。“七看”1、看证件,是否取得、公示有效卫生许可证。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人群聚集在泳池,病毒和细菌滋生,容易引发中耳炎、结膜炎、皮肤病等“泳池病”。南都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获悉,游泳时需注意防护,正确佩戴泳镜和耳塞,减少使用公共物品,做好防晒措施,能有效地避免患“泳池病”。
可是各种人员聚集,若消毒不合格或定期消毒使用的漂白粉、消毒剂等在泳池积存,细菌、真菌甚至病毒很容易滋生,江苏省中医院专家提醒,人体的耳朵、眼睛、皮肤等易遭受侵袭,导致感染,患上一系列相关疾病,俗称“泳池病”。
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 暑假马上来临,游泳池、各种嬉水乐园成了学生和家长纳凉嬉戏的好去处,但是,游泳场馆是公共场所,存在多种复杂的健康影响因素,若不注意讲究卫生很可能在游泳过程中感染疾病。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大众小心这几种“游泳病”。游泳后常见疾病以及预防措施:1.
夏天到了,很多家长都有着到自己孩子去游泳池“清凉一夏”的打算,但是却没有想到孩子因此而得病。有些游泳馆水质较差,而且孩子的皮肤细嫩,要是在露天浴场还容易晒伤引起日光性皮炎。皮炎患者的孩子皮肤表面会发红、皮疹、刺痛、瘙痒、脱皮等现象。
防皮肤受损 去水质好的游泳池皮肤科主任医师 沈 斌与游泳池里的水长期接触,可能给皮肤带来三方面的损害。一是水中消毒剂的直接损伤。目前公共泳池常用氯化消毒法,氯化消毒剂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其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会损伤皮肤及毛发,使真皮层干燥脱水。
□记者干政实习生王妤婕上周,《社区报》曾报道过,夏季气温一高,游泳成了不少市民钟爱的消暑方式,越城区一些游泳馆、小区游泳池和部分河道一片热火朝天。但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也有不少市民遇到游泳惹病上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