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劳务派遣与其关联的标签一定少不了临时工,不稳定等标签,众所周知劳务派遣就是从事一些临时性、辅助性的工作,但有这样的一种劳务派遣基本都被当做了长期工,那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笔者今天就和友友们浅谈一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今天看到一个文章,说是政府机关体制内的人员种类包括劳务派遣人员,这纯粹就是在误导人。举个例子吧,假如甲单位需要一名临时普通工作人员,但招工成本又比较,那么该单位可以通过向某个特定公司购买劳务,让这个公司派一名他们需要的工作人员过去上班。
体制内,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编外人员,早些年政府用人制度不规范,八九十年的时候编外人员普遍与体制内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到了本世纪初,体制内用人制度开始规范,在当时的通俗理解就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与企业这类普通劳动单位不同,由于其自身具有特殊的公益性质,所以不属于劳动主体,故而无法作为劳动主体签订劳动合同。
前些年,体制内出了点事情被媒体曝光了的,单位出来发声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们是临时工,临时工这个词也是被体制内的人用烂了,现在改成了劳务派遣,异曲同工之妙啊,人还是临时工,干的活是单位上领导安排的活,工资是劳务派遣公司在发,说白了劳务派遣的人只管干活,工资多少是由派遣公司说了算,和安排他干活的领导说了不算,这样的用人方式哪个领导不喜欢,只叫牛干活,牛吃不吃草和自己没关系,这些人要是出了不利于单位的事情一脚踢开立马甩锅给派遣公司,由他们解决,一点都不影响自己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