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讲讲,为什么会发生近视。人的眼球自出生开始会不断长大,新生儿的眼球长度大概16mm,而长到成年人要24mm左右。除了眼轴长度会增加,还有两个重要的屈光部件在变化:一个是角膜,一个是晶状体。近视的发生就是,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晶状体屈光度,三者之间的发育不匹配造成的。
小杰(化名)近视后度数就没停止过上升,且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同样学习近视的小朋友,对此小杰妈妈甚是疑惑。近视防控专家、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陈春梅告诉小杰妈妈,近视度数的增长速度与很多因素有关。首先是年龄相关。一般来说,18周岁前后,近视度数会逐渐趋于稳定。
目前研究可归纳为先天遗传基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并且越来越趋向于认为,青少年近视率的持续攀升加主要归因于后天环境因素。科学证据表明,户外活动时间过少和过多近距离用眼是导致儿童近视发生的最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以下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在新京报《健谈》直播中,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王韧琰指出延缓近视发生及发展的重要性。
忙碌了近两周,开学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屈光科(北)主任柯碧莲终于可以从紧张的工作中喘口气,“门诊被挤爆了,半天的专家门诊限号30人,结果不断加号,有时半天要接诊50多位小患者。”在上海几家儿童专科医院眼科门诊,情况类似。
“临床研究发现,6-8岁也就是孩子刚上小学时,是近视的高发期,小升初阶段可能会再次迎来近视的高发。女孩在13-14岁、男孩在14-15岁以后会进入视力的生理性稳定期,此后注重防控的话,高度近视的发生概率会明显降低。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3.6%,超半数儿童青少年被近视困扰。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后,随着眼球的发育,每年的近视度数会逐年增长,直至18岁以后趋于稳定。发生近视的年龄越小,若不及早进行干预,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几率就越大。
光明日报记者 李菲“4年眼镜涨了400度!”前不久,29岁的孙凡(化名)换了一副新眼镜,除了崭新的镜架,还有“嗖嗖”往上涨的眼镜度数。“虽然近视严重了,但我以后就不会花眼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孙凡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普遍认为,年轻时近视的人将来不会老花眼。
儿童青少年,身体每天都在发育,加上日常学习,近距离用眼需求增多,一不小心,孩子就有发生近视的风险。那么,哪个年龄段最容易发生近视呢?来听听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小儿眼病与视光专科负责人史月丽怎么说。史月丽表示:“年龄与近视是存在一定关系的,3—4岁特别敏感,8—12岁发展迅速。
聚焦生活,专注健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轻松幽默,洞察错误生活方式通俗易懂,科普正确疾病预防日常食材,烹出健康美味人生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增进全民健康在全民打响近视保卫战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预防和面对近视?近视防控中,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
要说近视眼到底有多痛?那可能是如果不带眼镜出门的话十米外六亲不认百米外人畜不分一整天都会过得非常坎坷……然而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近视眼不会得老花眼”这仿佛让近视的同学们心里有了一丝丝安慰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来听听过来人咋说,请看VCR)老花是由于眼睛内的晶状体老化引起的。
来源:人民日报 “近年来近视患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目前的研究表明,近视发展有两个高峰时段,一个是7—8岁,一个是13—14岁。”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告诉记者。一般而言,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眼部基础疾病等都会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