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记事起,听到的关于诸葛亮的话题,无不是说他如何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文武全才、忠义无双,妥妥一个超级智者。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或许是得益于网络的发达,喷子的增多吧,越来越多地听到对于他的质疑之声。
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很有智慧和才能的古人,却远远谈不上封神。他求贤若渴唯才是举,采取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安置流民等措施发展经济,他依靠自己的足智多谋,南征北战,战胜诸多强敌,统一了北方,最终为继承魏的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我是百科阅览,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不垂直不专注,跨领域跨类目,不迎合不孤独。陈寿在三国时期算起来只是一个无名鼠辈,只因写了一部《三国志》而被后世所记住,但是这部《三国志》别轻信,这可能是一部真伪参半的书。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三国演义》这般评价: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特别是孔明最后点燃七星灯借魂的片段,给人的感觉类似殚精竭虑的“黑魔法师”,最终却借寿不成反损寿天命不可违。
整个三国下来,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口才之好举世公认。可叹王司徒竟然单挑诸葛亮要搞辩论赛,丞相爆出一个金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经典的艺术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其中的名场面也是终会被大家品头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