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员正准备突破神经科学的最后边界。7月,由加拿大专家领衔的一个医生团队将首次尝试利用超声波打开人类大脑的血脑屏障。如果成功的话,该方法将在恶性脑疾病如脑癌、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治疗方面迈进一大步。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腹部超声、甲状腺超声,你知道脑部也有超声吗?这不,前两天手抖了半年的张阿姨就体验了一把,不痛不痒,躺着就把脑超声看了,超声大夫发现中脑黑质区回声异常增强,结合病史,临床确诊了帕金森,这简直太方便了。那么,这种颅脑超声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呢?它的适用范围又有哪些呢?
2016年,马丁·蒙蒂领导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团队利用超声波成功地启动了一名从昏迷中恢复的25岁男子的大脑。当时,蒙蒂承认,团队的第一次经历可能有些幸运,但结果让他们备受鼓舞。时间到了今天,蒙蒂和同事们报告说,他们又对三名脑部严重受伤的患者进行了治疗。
然而,它对抑郁等情绪状态的影响和相关机制知之甚少。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Harneroff等人发现,在患有慢性疼痛的受试者中,经颅超声暴露于额颞叶皮层可显著改善情绪,并在暴露后40分钟内略微降低疼痛水平。
新京报讯近日,美国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脑机接口:美国军事应用和意义的初步评估》的研究报告,分析了“脑机接口”在未来作战中可能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及挑战,并对此给出了建议。报告认为,虽然存在一定风险,“脑机接口”很可能在改进未来作战中的人机协作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然而,运用该技术时仍需采取预防措施,并减少开发和运用“脑机接口”技术中潜在的伦理和法律风险。“脑机接口”可提高人类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报告指出,在未来,作战人员对“脑机接口”的潜在应用主要面临以下两方面的要求:处理大量数据来提高决策效率、增强作战人员与大量自动/半自动作战系统之间的协作。
对于某些物种来说,当外部情况变得恶劣时,它们会自发进入冬眠状态,通过降低体温减缓新陈代谢,就像把身体状态调至“待机”模式一样。虽然人类不会自发进入这种状态,但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具备这种功能,比如松鼠和熊。
据《环球时报》援引美联社3月18日报道,美国曾以所谓“哈瓦那综合征”指控有人以声波攻击美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导致美国外交官出现脑损伤。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项长达5年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些外交官的大脑并未出现任何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