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通州区融媒体中心第四场“我为群众办实事”公益直播带货走进张家湾镇毛猴坊,创新非遗作品传播形式,以“云体验”的方式向广大网友展示了京味毛猴的微型景观与制作工艺,助推非遗活态传承。此次公益直播带货聚焦非遗手工艺品——毛猴。
老墙根下,“剃头匠”忙着给客人剪发、卖炭的“商贩”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磨剪子戗菜刀的“师傅”专注地干活、布摊的“老板”卖力地推销着自家的面料……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人物”身长只有三四厘米,而且还是用知了猴的壳和中药辛夷拼接而成,俗称“毛猴”。
泉润非遗,美好生活。10月19日上午,2024年“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能大赛决赛启动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行。首日进行的是青少年组别的比赛,本次共设置了塑作类、纸艺类、女红类、陶瓷类、雕刻类、绘画类六类。参赛选手们做足了准备,纷纷展示起自己的“绝活”。
非遗传承、潮流文创、舌尖美食、年味娱乐……正月初一至初五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新春活动即将启动邀您共品年味民俗、喜迎红火春节非遗传承彩塑京剧脸谱、第什里风筝、金镶玉、津派花毽、盔头技艺、北京毛猴、面塑……来龙徽1910,您可以邂逅一场非遗文化市集。
毛猴制作技艺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艺术家的巧手之下,蝉蜕、辛夷、白芨、木通等几味中药,通过粘接,制作成活灵活现的“毛猴”。和联播一瞬一起,欣赏指尖上千变万化的“齐天大圣”吧。监制丨彭娜编导丨张英 李琨剪辑丨张斌策划丨焦健 杨艺©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
近日,金宝汇2025新春非遗文化市集热闹开市,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市集上,数十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手艺,景泰蓝、烙画葫芦、大漆、毛猴、北京耍货等传统技艺一一呈现,在展现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大年初六的北京地坛,八百米银杏大道上,一串串红灯笼在料峭春寒中轻舞,盛装的舞狮队踩着鼓点腾跃。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地坛庙会年味十足。北风卷着糖画的甜蜜穿行其间,景泰蓝的珐琅彩、京剧脸谱的油墨香……织成一幅流动的民俗长卷。
“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老舍夫人胡絜青曾这样描绘老北京民间工艺——毛猴。在土左旗,成群作为一位传统的毛猴匠人,十几年间,他专注于毛猴创作,用巧手塑造出毛猴“七十二变”的形态,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毛猴作品向世人展示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中工网记者 尹文卓坐在工作台前,韩僖僖左手拿着一个辛夷(玉兰花蕾的中药名为辛夷),右手用镊子把一个小小的蝉蜕粘上……很快,一个穿着虎皮裙、头戴金箍的齐天大圣便做好了!用蝉蜕的头壳、四肢搭配辛夷做成的身子,按人的肢体特征粘接成各种形态的造型动作。
原标题:北京怀柔区总开展劳动颂歌宣讲团基层巡讲活动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 通讯员宋雅欣 “劳动光荣、工人伟大,这句话说到我心里了……”10月19日,北京市怀柔区总工会劳动颂歌宣讲团基层巡讲报告会分别在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餐食品有限公司举办,区总工会党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