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话说那明朝初年,宦官马和被册封为郑和,这一下,他的命运就如同那海上的航船,瞬间扬帆起航,扶摇直上。
在《明史》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可这时我们不禁有所疑问,古代科技并不发达,而世界上第一个发动机在十九世纪才被发明出来,这个时间距离郑和下西洋有四百多年,在没有发动机的明朝,郑和的船只又是如何横穿印度洋,到达非洲的呢?
大家都知道,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进程,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阶段性的大跨越。但是又有人说,发明蒸汽机是后来被人安在西方人头上的。其实在明朝初期,蒸汽技术可能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在《天潢玉谍》中就有记载,永乐宝船长度约为150米,钢质其鼓,水吹其动。
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席龙飞在“郑和初次奉使下西洋600周年”之时,公布了其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认为:郑和宝船上下共有8层,是世界上第一艘万吨巨轮,船上官兵有上千人,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乘坐的旗舰要大许多倍。
世界航海史上,风帆航海曾占据重要位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部分。15世纪初期,中国明朝的郑和率领船队7次出海,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使用的正是风帆舰船。15世纪到17世纪,装备有大量火炮的风帆战舰出现在世界大洋上,成为这一时期海战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