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由各种因素诱发肠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多与我们生活饮食习惯、情绪波动及精神压力相关。嗜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饮酒、情绪不畅及精神压力较大的人群易患上此病,部分患者发病比较隐匿,往往是因为出现腹部不适后才前往医院就诊。
但若是患上了一种特殊的肠炎,肠道就可能被“熨平”,导致肠壁僵硬、肠腔狭窄、蠕动变差,看上去质地像透明的玻璃一样——它就是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来源:杭州网】38岁的吴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年多前他开始频繁腹痛,被诊断为肠炎。医生当时提醒他要重视,但吴先生并未放在心上。今年8月,他在一次聚会时暴饮暴食,再次出现反酸、恶心、腹痛的症状,他以为肠炎又犯了,治疗后康复。
肠炎、肝炎、胃炎、胰腺炎……炎症性疾病生活中并不少见。你一定好奇,炎症距离癌症到底有多远?炎症,有时是癌症的帮凶医学上,癌症是指恶性的肿瘤;炎症是指机体对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表面上看,两者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不过,近年研究表明:大约1/5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刁明杰 青岛报道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发热、体重下降等,甚至可有关节炎等肠外表现。
长期腹痛、腹泻、甚至脓血便,身材消瘦,青少年患者患炎症性肠病时往往对生长发育带来较严重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上人们的健康认知提升,以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为代表的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检出率正在不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