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每个人干事创业的第一站,也是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期。高中的时候,我特别迷恋《我是特种兵》这部电视剧,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自己能够着一身迷彩,拼搏在训练场与战场之中,用青春挥洒血水与汗水,但父母对我的期望是,考一所好的大学,毕业工作,娶妻生子,平平淡淡。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能够成为将军是每一个当兵人的梦想,梦想总归是梦想,立足实际对于很多当兵的人来说,能当上连长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与自己接触的最多的,与自己联系最多的就是连长,很多人当了几年义务兵连营长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团长以上,在他们眼中连长就是最大的官。
特别是中统河南方面的领导,我写过很多次,熟悉河南大学、黄河水专、中国矿业大学和太极拳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李敬斋和陈泮岭,我们河大现在的“国保”建筑基本都是李敬斋搞出来的,要是当时他全心留校搞教育,按他以工科为主,理、文、医为辅的想法,建国后河大也不至于1拆13了。
当时团党委决定从优秀的排长中选拔,直接提升为连长,当时共推荐了五名连长候选人,并提出除政治表现和管理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五项条件:分别是 一要熟悉连排战术,二要会使用坦克电台,三要能操作火炮射击,四要精通驾驶技术,五要个人所有军体项目都能达标。
从军多年,感觉最有意义的还是当连长的那三年。对自己的锻炼最大。今天先说说和干部相处,我是从机关直接下连队任主官的,三年和三个不同指导员搭班子,第一个指导员转业了,第二个指导员提升进机关了,第三个是机关下来的政工干部,可以说和他们一直很和谐,没有过吵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