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尊敬的温铁军教授一篇视频,他说“我们一年几百亿粮食补贴,分户发到了那些拥有土地使用权证的人手里,但这些人并不种地,他们地其实交给别人种,那他等于吃了补贴,吃了租,那些种地的人要向他交租,国家要向他支付补贴。”
当钢筋水泥的丛林日渐吞噬着绿色的田野,当繁华都市的霓虹灯映照出乡村的落寞,当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土地、涌向城市,关于“土地”的讨论从未停歇,近年来,一种观点甚嚣尘上:中国应该实行土地私有化,让农民拥有土地的完全产权,以此激发农村活力,实现农民致富,这个看似美好的愿景,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后果不堪设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本身说的是民众是古代封建王朝奠基之石,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用到当代中国却也是如此,而作为人口基数占比最大的农民,对于中国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但这个群体却往往被公众所遗忘。
而日本的做法就是,如果你是农民就必须承担义务,你的稻田除非是政府允许你休耕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否则就必须种稻子,如果不按规定就拿不到补贴、日本的新农村建设做的很好,渠系配套,田间道路也平平整整,土地也全部化方连片、农宅全部依山而建搬到山根上一点也不占用农田,这就是一次农村的国土资源综合整治。
征地有两种,一种国家征地一种是地方征地,国家征地是有指标的有提供费用,地方征地则是无指标先征地,给予农民一笔补偿费,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有成本和利益在其中,但对于农民来说是不同的征地制度将决定农民是亏是赚。
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个热点话题,不是现在的热点,已经热了好几年了,就是房地产的危机问题。我在几年前曾经跟大家汇报过,房地产的危机不是房地产问题,而是三个泡沫危机连在一起——既有地产泡沫,又有金融泡沫,还有债务泡沫。
关于农民土地流转的问题,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都基于他们对农村发展、农民利益和国家政策的不同理解和分析。以下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其背后的考量:• 温铁军的观点:温铁军是中国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他强调农民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一直关心农业,看了温铁军教授好多资料,他不推荐中国农业产业化,建议搞合作社,但我还是没有理解什么模式能让三农有利润,让资本有回报,让国人吃的好,谁能系统性说明一下温铁军教授的关于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