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知并定义的肝炎种类主要有5种: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均可对人造成影响,特别是乙肝、丙肝,是肝炎中的“黑恶分子”,都有传染力强,感染后很容易引起慢病的特点,长期反复折磨患者,并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染病,特别是上世纪由于医疗卫生的不发达,导致了许多人感染了乙肝病毒。2014年,中国疾控中心对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分别为0.32%、0.94%和4.38%。
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20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在第四届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大会上表示,面向全国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
在消灭乙肝的征途中,我们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去战胜乙肝,有siRNAs、进入抑制剂、衣壳抑制剂、HBSag抑制剂、反义RNA、基因编辑、治疗性疫苗、先天免疫防御途径、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等,还有一些联合治疗的尝试。
美东时间4月18日,全球生物制药公司依生生物 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治疗性疫苗YS-HBV-002在攻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已获菲律宾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件,预计将于今年6月在菲律宾启动I期临床试验。
来源:环球网 5月18日,第六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学术大会以“聚中国智慧,共绘慢乙肝临床治愈新蓝图”为主题在福建厦门开幕。此次大会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联合主办,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慢性乙肝若不治疗,部分患者病情可发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使许多人谈乙肝“色变”。据统计,我国肝癌患者每年新增41万人,而超过90%的肝癌是由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所导致的。事实上,乙肝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可疫苗预防、可检测发现,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有机会实现临床治愈。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从1992年被批准使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到1998年第一个上市的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LAM),到2005年的恩替卡韦(ETV),再到2016年上市的丙酚替诺福韦(TAF),然后是已经进入三期实验的GSK836。
乙型肝炎(HBV)病毒复制由cccDNA模板驱动,在慢性感染中,cccDNA的转录受到表观遗传机制的严重调控。Tune-401是Tune Therapeutics 公司采用“TEMPO”平台开发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裹核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