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中国,风雨飘摇,山河破碎,就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却在命运的捉弄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就是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这位特工之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死亡,更像是一团迷雾,笼罩在历史的天空,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戴笠在西安霸占了杨虎城军需长王维之的一栋别墅,当他看到门牌号是“十三”时,立刻火冒三丈,叫来西安市政局局长肖绍兴吼道:“谁定的这门牌号?”肖绍兴战战兢兢地说:“您这房子确实应该是玄枫桥十三号啊?”戴笠怒吼:“什么叫确实,什么是应该,你给我改为十四号!” 1946年3 月17 日
作为戴笠的亲信,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和军统东北区中将区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文强,把戴笠临死前的怪异表现都写进了回忆录,尤其是文强的记载更是详细——当时戴笠东奔西走,并没有带沈醉,戴笠向老蒋发出的最后一封乞命电报,是文强代拟的,但是电报发到南京,却被军统局代理主任秘书毛人凤扣留了,直到戴笠坠机,老蒋也没看到。
戴笠动身回重庆前,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神秘电报,内容如下:“校长钧鉴:电谕敬悉。本当遵谕返渝,因平津宁沪巨案,尚待亲理,本月中旬始能面临教诲,敬乞示遵。生云天在外,惟命是从。讵料煮豆燃箕,相煎何急。生效忠钧座,敢云无一念之私。不得已而晋忠言,冒死陈词,伏乞明察生戴笠。”
文| 纪彭戴笠原名戴春风,三十岁时,听到“革命朝气在黄埔”的说法,他就自改其名,取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君须下”之意立志,更名戴笠。戴笠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为北伐收集情报,一个人奔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