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新教神学家和纳粹抵抗战士马丁·尼默勒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卡塞尔演讲中呼吁德国人的良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父母让儿子当兵时,他们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正在训练他成为一名罪犯。”
二战期间,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分子犯下了种种暴行:发动侵略战争、屠杀近600万的犹太人、建立不可计数的集中营……这么多的罪行都是由希特勒一人犯下的吗?显然不是,上千万的德国人民既是罪行的受害者,又是犯罪者。
不知道大家看过一些二战电影没有呢?像什么《拯救大兵瑞恩》或者是像《狂怒》这样的电影,你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在这些电影里面,都在刻意丑化人家德军,特别是《狂怒》,在电影最后的那场坦克大战中,居然靠着一辆坦克吊打了整个德军连队,这一段可谓是把德军智商下滑到了一个顶点。
实际上,一战和二战时都身为战败国的德国,即使没有变得弱小很多,可是内部的发展已经是活力不够了。没想到他的话竟一语成谶,二战爆发时距离一战结束也不过刚刚过去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德国不仅仅是在经济和工业方面进步飞速,在军事领域也获得了较大发展。
在本文开头,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和很多人想的不同,二战中的德军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一支专门用于长距离作战的部队,基于普法战争、一战的经验,二战的德国陆军一开始也是为了一支适应在德国周边地区展开一次或多次快速决战的内线部队。内线与外线在这里首先区分一下“内线”和“外线”的区别。
好莱坞拍的二战影视剧很多,翻译过来又为国人熟知的也不少,不过为了表现美国大兵的神勇,常常把德军表现得脑残又拉胯。比如在热播剧《兄弟连》里有一段戏,E连的美军跟德军遭遇,美军举枪就打,德军就只有挨枪子的份。
我们在很多的电影里面,都可以看到德军的智商仿佛欠费了,尤其是好莱坞拍的战争片,为了渲染美军的英勇无畏,愣是把德军的智商降低到了仅次于国产抗日剧里面的日军水平,尤其是一些美国编剧为了强行渲染剧情,愣是把德军的作战水平都给拉到了负数,简直就是在侮辱观众智商。
德国是二战的战争策源地,从1939到1945年把整个欧洲的搅得天翻地覆,美国则是同盟国的主心骨,英法在感觉欧洲无望的情况下,一直在期待着美国大哥入伙,但是罗斯福却是各打三十大板,一边支持英法,一边和法西斯做着军火交易,大发战争横财,走在一战的老路上。
德国总统高克(Joachim Gauck)在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Theresienstadt)参加纪念活动国际在线专稿:据德国《明镜》周刊5月6日报道,当地时间5月6日,德国总统高克(Joachim Gauck)到访捷克,并在捷克总统泽曼(Milos Zeman)的陪同下前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