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悲剧的影响,远远超出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受难国民众之痛,它是一场人类以科技玩火自焚的惨剧,当辐射这一看不见的杀手,如幽灵般围绕在生活每个角落的时候,众多如辐射一样隐形的杀手,和核爆一起,导演了这出人间悲剧。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58秒”,这是一串对全世界都具有历史意义的数字,位于白俄罗斯边境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四号反应堆在这一刻发生连续爆炸,爆炸所释放出的辐射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
迄今为止,让我因恐惧而不愿继续读下去的一本书。刚打开读了几页,就害怕的扔到一边。实在是太恐怖了,如书中所言,“他们会说我们这里没有那些恐怖:爆炸、火灾、尸体、恐慌……但到后来我才发现…发生过的是从没有人见过的…另一种恐怖……改变那些我们能想到的,或者想不到的任何东西”。
【军武次位面】:罗夏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2020年进入第四个月份,整个世界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全球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突破200万,非洲蝗灾卷土重来,规模是之前的20倍,世界经济在衰退的边缘摇摇欲坠…
33年过去了,当再次讨论这一悲惨的历史事故时,仍然是一个很难的话题……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一场巨大的爆炸划破了宁静的深夜。人们从沉睡中醒来,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和死亡。这是历史上最悲惨的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后,已有31人死亡。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7时公布。过去十年(2014-2023),十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作家斩获过这一殊荣,他们的经典作品无一例外迅速在中国大陆出版或再版,只是这些中译本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7时公布。过去十年(2014-2023),十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作家斩获过这一殊荣,他们的经典作品无一例外迅速在中国大陆出版或再版,只是这些中译本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在另一个版本的翻译中,这本书的书名叫做《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关于爱情》。这是访谈录开篇的第一句话,出自一位亲历事故的消防员的遗孀之口,她的新婚丈夫死于过量的核辐射,而她尚在腹中的女儿为母亲充当了“避雷针”,刚出生就永远闭上了眼。
她在明斯克所住的公寓前2000年,在明斯克家中,这只狗经常出现在她的照片里。一个来自远方,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的女作家(女记者)——白俄罗斯的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这简直比莫言老师获奖还要令人酸爽。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参加书展的资料照片(2014年2月8日摄)。 (新华社/路透/图)她在国外生活多年,与批评白俄罗斯政府有关,但绝对不是被国家驱逐出境,而是一种自我流放,精神流放。
就在昨天,阿列克西耶维奇开通了个人社交平台,她本人说:“我今天才开的推特,多么有趣。” 白俄罗斯女记者兼散文家阿列克西耶维奇获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说她的写作方式跟写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有点相似授奖词这样评价她:“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家得主是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亚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不过早在大半年前,当我合上她最新的一本书《二手时代》的德文版,我就感到她将是最有希望拿下诺贝尔奖的非虚构类作家。你不需要懂德语也能看出,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
《二手时间》(白俄)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著 吕宁思 译 中信出版社 2016年1月时代近日,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重磅新作《二手时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