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本报乌海11月11日电 (记者 郝飚)这些天,山西省大同市美术馆展出的“弘扬传统文化 发展匠人精神”——谷宝山银版雕刻作品展持续火爆。自11月5日开展以来,精美绝伦的一幅幅银版雕刻作品吸引众多美术爱好者和大同市民前来观展。
“逸品神工”艺术精品展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暨“逸品神工”艺术精品展,以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背景,以中韩间的文缘、地缘、情缘关系为桥梁;构筑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平台,助推中韩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合作、深度开发,互鉴双赢、繁荣发展。
展览《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之英国银器珍藏》由世界首屈一指的装饰艺术设计博物馆借出共46件古今银器珍品,其中大部份为首次于亚洲展出。展览以「银」这种闪烁内敛的物质为题,探索其固有价值和银器多个世纪来承担的社会和历史价值。
第35期,玉川堂银壶铜壶欣赏原创 长沙江锋 壶满乾坤 在30期我讲了玉川堂的花器,并且讲到了玉川堂价格上涨和从业人员减少的原因,今天把多年过手的玉川堂银壶铜壶整理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玉川堂历史 世界屈指可数的金属加工地——燕。起源于江户时代初期,和钉的制作发现。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近日,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心血浇灌的‘碎片’ ——毕加索亲制银盘、陶器展”将逐渐进入展览尾声。记者有幸透过欧洲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晚年的作品,感受到他“不忘初心、返璞归真”的创作童趣。毕加索晚年创作的趣味横生的陶器作品。
10月29日下午,“例外·曾杲纯银铸造篆刻作品展暨新书首发式”在杭州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由西泠印社、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学术指导,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西蜀印社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
世间万物周而复始,美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今天,艺术家试图表达历史的变迁,将材料和技术融合出新的自由和羁绊。银的物理性质决定它是一种集合软硬、强壮柔韧的对比性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金属。早已在古代,银就作为器具用来盛装食物或作为摆设的物件。
【来源:工人日报】金永才在制作乌铜走银。受访者供图乌铜走银,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再将熔化的银水浇入纹中,渗入刻痕,与乌铜底坯融为一体。
20世纪的西班牙艺术被极其高产的艺术家毕加索烙上了辉煌的印记,而今他晚年的艺术品正穿越时空的桎梏,与西安市民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由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心血浇灌的‘碎片’——毕加索亲制银盘、陶器展”,现展出毕加索的五十余件银盘及陶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