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贺兰山雪豹种群恢复保护工作方案论证会在银川召开。记者获悉,宁夏开展贺兰山雪豹种群恢复保护工作,争取在2至5年的时间内,使贺兰山雪豹种群数量从目前的3只达到维持雪豹区域最低种群数量,恢复雪豹区域性自然生存,初步建立相对稳定食物链。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记者 张唯 实习生 许蓓蓓) 4月2日,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朱亚超正在电脑上记录着放归的雌性雪豹的最新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显示,雪豹自放归后沿贺兰山中段一路向北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
来源:【宁夏日报】本报讯 (记者 张唯 赵磊 实习生 许蓓蓓)4月22日,记者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正式落户贺兰山的第四只雪豹成员日渐适应“新家”环境。它的加入,意味着贺兰山距离实现恢复雪豹最低种群数量目标更进了一步。
记者13日从宁夏林草局召开的会议上获悉,宁夏计划开展贺兰山雪豹种群恢复保护工作,争取在2至5年的时间内,使贺兰山雪豹种群数量从目前的3只达到维持雪豹区域性最低种群数量,恢复雪豹区域性自然生存,初步建立相对稳定食物链。
来源:【宁夏日报】3月1日,宁夏贺兰山雪豹项目专家组科研人员根据信号监测判断,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放归自然的雌性雪豹已进入保护区深处,目前生命体征稳定,活动正常。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雪豹种群重建,加快推进贺兰山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雪豹放归前等待更换项圈。
8月9日,记者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今年3月1日在贺兰山插旗口沟放归的雌性雪豹“F1”有了最新消息,根据“F1”颈间卫星项圈传回的1971条数据显示,该雪豹已在贺兰山区域累计移动368公里,生存状态和运动情况良好。
来源:【宁夏日报】近日,红外线相机捕捉到的雪豹“四王子”画面。 (图片由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本报讯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秀梅)近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业技术人员在整理红外线相机影像资料时,惊喜发现雪豹身影。
来源:【宁夏日报】自治区公安厅森林公安局贺兰山分局民警进山巡逻。 (图片由自治区公安厅森林公安局贺兰山分局提供)贺兰山,这座横跨宁夏与内蒙古的雄伟山脉,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更是西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雪豹是高山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为在贺兰山形成较为稳定健康的雪豹种群,近日宁夏林草局在贺兰山放归一只雌性雪豹。3月3日,记者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目前这只雪豹状态良好,已在山中开始捕食动物。
10月23日,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主办的第十二个“国际雪豹日”公益宣传活动在银川举办,来自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雪豹分布省区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代表、护林员、森林公安、学生代表等7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