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殖民时期欧洲人把甜食文化带到了全世界,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甚至大洋洲都建立起了甘蔗基地,我们中国是人到哪就到哪种菜,欧洲人是人到哪到哪种甘蔗,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欧洲人很不开心,他们烦躁的对象是一个小家伙——蔗龟子,灰背甲虫的肆虐导致甘蔗产量极速下降,甜蜜蜜的欧洲人感觉自己生活不再甜蜜,他们对着农场主说:干掉全部干掉,一直不留,农场主一看我拿玩意也没辙呀,于是只能发动手下的工人用手抓,至于效率以及效果大家自行想象,欧洲人一看这不行呀,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好法子,蟾蜍在这个时候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蟾蜍不就被誉为害虫克星么,看我带领百万蟾蜍大军扫平蔗龟子,蟾蜍攻略在各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是欧洲人表示这还不够,我们需要一种制霸的武器还彻底消灭蔗龟子,以此达到我们吃糖自由的目标,此时一只低调的海蟾蜍路过瞟了一眼,确认过眼神遇上了对的人,欧洲人将其引进到波多黎各对抗蔗龟子,由于海蟾蜍巨大的体型食量惊人,很快就解决了当地的甘蔗虫害问题,为此欧洲人还冠于其甘蔗蟾蜍的美誉,远在大洋那边的澳洲人民一看:妙呀,引进这玩意我家甘蔗产量不就支棱起来了呢,不过很快澳洲人民就会为这个愚蠢的决定后悔终生。
参考:PNAS:The evolution of targeted cannibalism and cannibal-induced defenses in invasive populations of cane toads。
而偏偏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却有着十足的魅力,让美国人和澳大利亚的狗为之着迷和疯狂。2019年6月27日,光明网报道,上世纪三十年代,澳大利亚从美国引进了102只巨型“癞蛤蟆”,现如今它已经发展到了15亿只,成为一种比野兔还要泛滥的生物。
在很多人眼中,癞蛤蟆因浑身疙瘩遭到嫌弃,通常被看作是“丑陋”的象征,但在有些地区,癞蛤蟆却拥有高额“身价”,甚至卖到了5000元1斤,也因此遭到了不少人的“惦记”。4月23日,湖北建始县6人因非法捕捉、收购癞蛤蟆被起诉,可能还要面临判刑!
200多只天鹅把罂粟当成油菜,一顿狂炫全都“吸嗨了”,甚至忘了怎么飞行!前段时间6月16日,《印度时报》报道说,斯洛伐克的一位农民在自己的罂粟田里发现了约200只天鹅,走路全都摇摇晃晃,飞也飞不起来,像极了醉汉。
蟾蜍,俗称癞蛤蟆,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会觉得它又丑又恶心,长得麻麻赖赖,浑身黏糊还有毒。但是在最近几年,澳大利亚的狗和美国的年轻人,却都对一种癞蛤蟆上了瘾,甚至让他们国家的媒体反复报道提醒民众,不要去舔这种蛤蟆。
前几年,有个视频一直在网上流传,就是一条狗子不停的舔着一只蛤蟆,两眼迷离又欲罢不能,跟磕了药似的!这得从另外一个故事说起,当年美国嬉皮士运动高潮时,他们也在舔蟾蜍,但碍于当时没有互联网,一些海报上的嬉皮士模特通常拿了美国境内最大的海蟾蜍作为宣传对象,结果不少模仿者差点没命…
最近一只网红柯基因为不小心被蛇咬到,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了。难以想象主人的心情,也想借此机会提醒养宠家庭:平时外出一定要注意毛孩子们接触的东西,毕竟他们的好奇心太强了,看见什么东西都想用嘴巴探索一下,特别是会动的东西。
因为近段时间,澳洲的狗狗不知怎么了,一出门就摇头晃脑的在草丛里拱来拱去疯狂寻找着什么。然后突然之间,狗腿一蹬,瘫倒在地上,有时候甚至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后来才知道,狗狗舔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经常看见的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