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A:小时候就是在妈妈的棍棒下长大的,一天到晚担惊受怕,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件事做错了就要挨打,放学不敢回家看到妈妈脸上有笑容才敢说话,妈妈脸上没笑容那是免不了被揍一顿的,导致现在长大了做事说话都是战战兢兢生怕让被人有不好的印象,童年阴影越想忘记越深刻,缺爱的孩子没有安全感,现在自己长大了妈妈却老了,妈妈想起以前的事也会后悔,现在我也释怀了没有哪个妈妈会无故打自己的孩子,也是逼不得已而为之,妈妈还是好妈妈。
文章为本头条号《妈妈育儿助手》整理编辑打孩子在中国式的教育中,已经成为家长们教育孩子必用的方式之一。很多时候,无论对错,只要爸爸妈妈们一觉得孩子不听话,就马上开打。然而,打孩子有时候虽然能够对孩子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也要注意方式。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打不成材”这些老话早已经被批的体无完肤,80后甚至90后父母们都是听着“爱的教育”宣扬长大的。一位麻麻说:“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到超市就要买这买那,不给买就坐在地上哭闹。到别人家去就乱翻乱动,还会到人家沙发上乱蹦,无论你怎么说,孩子都不听话。
责打是父母纠正孩子行为的一种方式。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打孩子也能被误用、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责打孩子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1、 生气时绝对不要打孩子,那样会有危险。2、 一般而言,打屁股的对象是学走路的娃娃和学龄前的孩童,有时候读小学的孩子也包括在内。
孩子挨打离家出走 打孩子也要打的有技巧!2013年7月,9岁的文雨哲因不好好写作业被父亲打了两下,离家出走。事后,他的父亲公开向儿子道歉,转遍了河北及周边火车站、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发放了上千份寻人启事,苦寻两年多没有线索。2016年1月11日,离家出走2年半的他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