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的形成要从新中国建国后说起,现在宜春市的西部与萍乡市、新余市是袁州专区的,而宜春市的东部,靖安、奉新、高安、丰城、樟树、是属于南昌专区的,后来南昌专区与袁州专区合并,南昌专区迁往樟树,后又迁往现在的宜春市,后改名叫宜春地区,这也就是为什么宜春东部的靖安、奉新、高安、丰城、樟树不认同宜春的原因,本身就不是宜春的旧地,宜春的旧地是原来袁州专区,后萍乡、新余设市,宜春市剩下的原袁州专区的地盘就很小了,所以宜春市东西部很难有合力,没历史认同感,当然宜春市东部的靖安、奉新、高安、奉城、樟树相脱离宜春市,而靖安、奉新、丰城历史上长期是南昌府管辖,对南昌的认同感远大于几百公里外的宜春市。
宜春是江西一个比较大的地级市,面积1.86万余平方公里,超过了整个北京直辖市的面积,人口有五六百万之多,常住人口有400多万。当然,宜春市的行政区划至今争议不断,主要不是它拥有10个区县的巨大体量,而是因为地市中心袁州区远在西南偏僻位置,辐射能力有限,自身体量也偏小。
在赣西这片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土地上,宜春市丰富的资源与独特地缘,若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由南昌、新余、萍乡三市协同“三分”,有望开启全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以下是一套基于多维度考量的构想方案,需注意这仅作理论探讨与建设性设想,实际变动需严谨权衡诸多复杂因素。
古代南昌一直有个实力很强的小弟,就是丰城,丰城的名称也跟武宁县一样改名多次,其中也有要避讳的地方。我们来看看丰城的历史沿革。丰城夜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到西汉景帝前元四年期间,丰城属淮南国(即九江郡),景帝中元元年到东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属豫章郡南昌县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