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战时期,一个国家能否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究竟是靠外部援助还是内生动力?阿尔巴尼亚的历史似乎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却又让人感到困惑。这个地处巴尔干半岛的小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先是依赖苏联的援助,接着又与中国建立了紧密的关系。
老覃在前天写了《张学良为何倒向弱小的红军?毛主席制定的西北计划让他难以抗拒》一文,文中提到:毛主席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补给困难,经济困难,又遭受老蒋的大军从四面摧压,可以说是到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境地。
1978年11月3日,苏联和越南在莫斯科签署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其中第六条明确规定:“一旦双方中之一方成为进攻或进攻威胁的目标,缔约双方将立即进行协商以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障两国的和平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