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在学校上课、学习、交朋友、逐渐成长。虽然课间只有10分钟,但是学生们依然很满足,可是现在的学生逐渐失去了这种课间的“热闹”,短短10分钟的休息时间也被挤压,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不允许学生出教室,明明是下课时间学校却一片安静。
在校园里生活,我也好象回到了自已的童年生活,跟着孩子们一起跑步做操,和孩子们一起坃耍,看孩子们三五成群在一起做自已喜欢的游戏,跳绳的,踢球的,练舞蹈的,我则喜欢看打乒乓球的,回想自已的童年生活,只有打四角,跳四方,滚铁环,打木猴。
最近,“课间十分钟”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一些学校因为怕孩子课间打闹出安全事故,规定孩子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去户外活动,甚至除了去洗手间不能走出教室。日前,总台派出多路记者在全国各地进行了采访,对孩子们来说,目前他们的“课间十分钟”是怎样度过的?他们期待什么样的“课间十分钟”?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孩子在学校上学,课间十分钟是怎么过的?杭州有小学家长向潮新闻记者反映,儿子所在的学校规定,课间十分钟不能大声说话,还不允许学生下楼活动。“说实话不太理解,是每所学校都这么操作,还是就我们学校有这个规定?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题:课间10分钟从“静悄悄”到“有活力”要多久?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10月31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
新学期伊始,又重新回归紧张的学习生活,课间10分钟成为了孩子们放松充电的最佳时间。如何在忙碌的学习中找到平衡,在紧张的节奏中保持活力?同学们的课间10分钟过得怎么样?什么样的课间10分钟最受孩子们的向往和期待?敬请关注2月25日新闻综合频道12:35播出的《课外有课》。
2023-12-29 08:58来源:中国青年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课间十分钟是很多中小学生最开心的一段时间,也是很多成年人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如今,有些学校却给课间十分钟戴上了“紧箍咒”。不许出教室、活动受限……本该“动”起来的孩子被“圈”在了教室。
课间十分钟是很多中小学生最开心的一段时间,也是很多成年人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如今,有些学校却给课间十分钟戴上了“紧箍咒”。不许出教室、活动受限……本该“动”起来的孩子被“圈”在了教室。课间十分钟难以保障,背后的矛盾点在哪里?课间十分钟受限制的原因是什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创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优秀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广电总局于近期组织了2021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评审。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