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皮上长疙瘩很常见,但很多家长不知道疙瘩到底是什么病、怎么治疗。儿童眼皮上的疙瘩最常见的就是麦粒肿和霰粒肿,虽然它们都表现为眼皮上包块,但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均有显著不同。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医生对这两种疾病进行了详细对比与科普,一起来关注吧!
“医生,帮我看看,我的眼睛下面长了一颗痘!又红又肿又热又痛!”“是不是上火了长出来的?”经湖南妇女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医生诊断,这名患者是患上了“麦粒肿”。医生表示,日常应注意饮食和眼部清洁,经常用脏手揉搓眼部,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引发麦粒肿等。
来源:【湖南日报】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周森森俗话说“非礼勿视”。你是否也听说过,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就会长“针眼”?然而,真相是,你可能只是长麦粒肿了。4月15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王华、主任护师戴旻晖给大家科普一下长“针眼”这回事。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6日讯(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肖艺)8岁女娃爱揉眼睛,不料揉出个黄豆大小的“包”,又疼又痒,检查诊断为麦粒肿(睑腺炎)。专家提醒,揉眼睛可引发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等多种眼病,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8岁的乐乐(化名)经常习惯性地揉眼睛。
“是不是长针眼了?眼皮红肿还疼痛,眼睑内侧还长了个小肿块。”近期,有家长带孩子到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眼科主任卢跃兵仔细查体确诊为麦粒肿。卢跃兵介绍,麦粒肿俗称“针眼”,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通常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各年龄段的儿童均可发病,且容易反复。
夏日里的小烦恼……MEET SUMMER盛夏如期而至,炎炎热浪扑面而来,稍稍一活动便汗流浃背,眼科门诊的医生们却仍忙碌不已。这天,门诊来了一位戴着墨镜的青年女性小陈,她匆忙走进诊室,焦急地说,“医生,最近我出汗太多进眼睛了,我的眼皮上居然长出了一个青春痘,您快帮我看看?
寒假过半,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大朋友都可能发现自己眼睛开始不舒服——毕竟有看不完的动画片,玩不完的游戏,刷不完的手机……为了提醒和帮助大家,尤其是还未开学的学子们保护好眼睛,下面列出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希望我们放假了,不用让眼睛继续“加班”。
今天,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管护师张旭就来给大家科普【睑腺炎】睑腺是位于上下睑板内一种特殊分化的皮脂腺,主要功能为合成和分泌脂质,参与泪膜的构成并维持其稳定性,减少眼表泪液的蒸发,睑板腺功能受损可导致泪膜脂质成分和结构异常,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蒸发增加,继而引发眼表干燥、炎症反应、上皮损害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