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审是论文审核的一个环节,所谓盲审指的是不知道作者并不知道审核专家是谁,审核专家也并不知道作者是谁。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公正的,盲审是有一定时间的,接下来,根据这个问题详细的说说: 什么时候盲审是根据单位以及杂志社的要求来看的,要求不同盲审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接连发声,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不尊重人才”“不再会与其有任何瓜葛”, 甚至“奉劝国内优秀的学子,选择心仪的大学的时候,也引以为鉴”。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所带博士生盲审挂了而惨遭清退,无法拿到博士学位,而且没有机会延毕和二次答辩了。
2011年3月底,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盲审有了初步消息,情况不大乐观。但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一下子冷到了冰窟里:他们不知道,延迟一年,对于我这样一个拖家带口,一边读书一边还要赚钱来养家的人来说,是如何之艰难!
最近,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王战军教授在《中国科学报》上发文《博士生论文答辩亟待破除盲审“桎梏”》,建议逐步取消博士论文盲审,释放创新潜力。博士学位论文通过盲审后才能进入答辩环节,这被认为是保障论文质量的基本制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代写论文”在网络各大平台屡禁不止,尤其临近毕业季更是“生意火爆”。但是“代写论文”不仅是一种论文造假、学术不端行为,还容易导致经济损失。近日,四川成都青羊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类似案件。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科学网刊登了《中国科学报》一篇要闻《博士考核“唯论文是瞻”引争议》(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又一次关注,在5月份这个学位论文盲审和答辩季,这种话题最让人感概。
9月23日,由中国改革报社《中国信用》杂志主办的首届社会信用法治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旨在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律学术问题研究和交流,推动社会信用立法进程,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3月16日,25地(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考联考刚刚结束,随后的3月30日,多地事业单位招考也将进行。据中公教育统计,此次省考联考招录人数超过15.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3206人,涨幅2.1%。其中广东、湖北和湖南招录人数位列前三均超过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