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在执行中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俗称“限高令”)。然而,还是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通过“黄牛”购买机票,规避“限高令”。但后果也很严重,比如江阴的周某就因此被“拘留”了。
转自|澎湃新闻“限高令”明令禁止“限高”人员乘坐飞机,然而还是有票务公司堂而皇之称可为他们提供出票服务。近日,记者调查多个平台发现,不少票务公司在其社交平台账号或短视频平台发布可为“限高”人员出票的推送或视频。记者以“限高”人员身份咨询,相关公司均表示可出票。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网上仍然活跃着一些自称能为限制高消费的失信被执行人提供购买机票服务的“黄牛”,号称“包飞包过”。而这些需要此类服务的“老赖”明明有钱,却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还想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执行,逃避法律的制裁。
5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将正式实施。
身背“限高令”的被执行人,却通过非正常渠道买了飞机票,他能“闯关”成功吗?因追偿权纠纷,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汪某向李某偿还欠款45万余元及逾期利息。判决生效后,汪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李某遂向南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限高令”明令禁止“限高”人员乘坐飞机,然而,近日,两条新闻呈现的事实反其道而行。一个是两名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多次出国、出境,出入高档酒店,还直播炫富。另一个是,有票务公司堂而皇之称,可为“限高”人员提供出票服务。多平台出现规避“限高令”的购票攻略。
一些“黄牛”通过修改身份信息、使用护照在境外网站购票等手段,帮助“老赖”绕开限制高消费的规定。最高法将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规定乘坐飞机、高铁的名单,并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责任。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法官 宋云明: “被执行人 2015年向平安银行借贷了四千九百多万, 一直没有履行还款义务,平安银行 2017年10月份申请执行,被执行人没有执行财产,在2018年7月份处理,同时将被执行人列入高消费执行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