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102岁老红军王玉清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州逝世。王玉清,贵州黔西人,1940年10月入党,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金门炮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玉清先后在军团部无线电台、卫生部、宣传部任战士等职,并参加了长征,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人物。
《金色的鱼钩》现收录于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一篇以红军长征为北京的小说。从《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到》丰碑》里的“军需处长”,一个个职务与牺牲的鲜明对比,体现着革命先辈们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6月23日,102岁老红军王玉清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州逝世。王玉清,贵州黔西人,1940年10月入党,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金门炮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玉清先后在军团部无线电台、卫生部、宣传部任战士等职,并参加了长征,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人物。
大家在上小学时,应该都学过《金色的鱼钩》这一课,文中炊事班老班长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故事原型叫王玉清,王玉清和大家一起走出了草地,后来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炮击金门。
从相关部门获悉老红军、正军职离休干部原福州军区司令部顾问王玉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6月23日晚在福州逝世享年102岁他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一篇题为《金色的鱼钩》的课文让我们看到了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难还有舍己为他的战友情茫茫草地中红军战士断炊多日一
乌蒙山区是革命老区,地处“贵州屋脊”、乌蒙腹地的威宁自治县更是传递革命火炬的红色沃土,留下了很多感动人心的英雄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感召下,威宁儿女争相奔赴雪域边关,从高原走向更高地,书写威宁“高原兵”的新时代传奇。谨以此文,为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献礼。
11月4日沉浸式国防教育舞台情景剧《乌蒙儿女高原红》在毕节大剧院上演演出由“金色的鱼钩、上甘岭的歌声梨树下的承诺、我是高原兵”四个章节组成舞台上灯光璀璨,音效震撼演员们身着年代感十足的服装用精湛的演技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王玉清的英勇无畏到《上甘岭
一个兵,入伍13年,立功受奖13次,成为荣誉等身的“高原兵王”;一个家,祖孙三代四个兵,70余年接续戍边战高原,孙辈王应学6次立功,获评“固边稳藏标兵”,被赞为“雪域精兵”;一个寨子,40余户人家走出21位戍边军人,88人次荣立军功,成为远近闻名的“功臣村”;一个县域,近6年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