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篇文言文,名字叫做《两小儿辩日》。一直到现在,很惭愧,还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就像当年孔子一样懵圈,虽然语文老师有解释,但细想起来好像没听清楚谁对谁错,反正这属于物理学的知识,期末语文考试也不会考两个小儿谁对谁错,只要明白学无止境、知识无穷的中心思想就行。
小学放了寒假,晚饭后陪儿子阅读便成了习惯。今日读《列子》中《两小儿辩日》,原文如下: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从前,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大家都尊敬的叫他先生。他喜欢周游四方,有一次他在游历的路上碰到了两个小孩正在争吵。他感到很好奇,就想去看看这两个小孩子到底为了什么在争吵。于是他就停了下来,朝着两个小朋友走了过去。两个小朋友见有人过来了,也停下了争吵,疑惑的看着他。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个小孩子在讨论太阳距离的远近问题,孔子是一个智者,面对两个小孩子的议论,他没有轻视,仔细倾听后,认为他们说的都十分有道理,所以没有轻易判断谁对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