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所说的,肝经线路是:从「大脚趾后端」→「小腿内侧」→「大腿内侧」→「月经区域」→「腹腔」→「肋骨两侧」→「胸腔」→「咽喉」→「脸颊」→「头顶」大家可以发现,肝经路过的区域其实和身体有些器官有些直接关联。
今天讲足太阴脾经,太阴—阳明循环的最后一站。这条经起于足大指内侧,沿着小腿胫骨后缘,大腿内侧的前缘,进入腹腔,属脾络胃,再从胃上膈注心,交接到手少阴心经,开启下一个循环。脾胃一般连起来说,一起代指人的消化系统。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附上廉,去内躁一寸,上躁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胆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颖,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箕门穴是脾经的第11个穴位,箕门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当血海穴与冲门穴连线上,血海穴上6寸。经典上记载的箕门穴主治病症也很多,根据《针灸甲乙经》记载以及现代医家总结发现:箕门穴主治小便不通,小便不利,遗尿,小便淋沥,遗精,小腹肿痛,阴囊湿痒,阴囊湿疹,两股生疮,睾丸炎,子宫痉挛,腹股沟淋巴结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蕴含12条经络,古语云:“经络畅通,疾病无踪。”气血,作为生命活动的基石,气具有推动、温暖、防御、固摄及滋养等多重功能,而血则负责输送氧气与养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机与活力。
原创 关注→ 健康时报点亮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推送生活中很多人空有一颗想运动的心,但苦于没时间付诸行动。如果告诉你,有一个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的运动动作,比走路还简单!每天“见缝插针”做一做就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