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 淩轩编辑 | 淩轩●—≺ 前言 ≻—●2013年,中国国企大船海工接到来自挪威西卓尔公司一笔高达130亿的大生意。
之后第一座深水钻井平台、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和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都出自同一家企业,它就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简称大船重工,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国船舶制造新高度。造成这样结果的的原因是挪威单方面撕毁130亿的合同,让大连造船厂直接负债20亿,宣告破产。
#头条兴趣寻宝计划#引言大船海工与挪威Seadrill的130亿订单原本是中国造船业的一次雄心勃勃的国际扩张,但谁能想到,这份订单最终会成为企业沉没的“沉船”?从疏忽的合同条款到复杂的国际博弈,背后不仅是大船海工的财务危机,更揭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法律与政治双重风险。
前言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发布有关我国造船业发展新数据表明,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仅证明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发展中呈现增长的势头,还向世界证明中国整体造船的实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2019年,我国著名的船厂大连船舶重工,本来与挪威海上钻井公司Seadrill签订了130亿的订单,然而,这笔订单却被对方单方面取消了。
挪威皇家海军于今年五月份新服役了一艘2.7万吨级大型补给舰“莫德”号(KNM Maud),是挪威有史以来最大的军舰,由韩国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建造,除了负责主要的海上运补,也担任救援的工作,它有一座完整的医疗中心,包括1间手术室、44张病床,同时可以容纳两架大型直升机的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