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1年,随着东莞GDP正式突破1万亿,全国GDP总量达到“万亿级别”的城市一共达到24座,它们除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大直辖市外,另外20城分别来自于:1、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南通4城+广东的深圳、广州、佛山、东莞4城;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10万亿元,达到114.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目前中国大陆8000-10000亿GDP的城市共有7个,分别为唐山9133亿元、徐州8900亿元、大连8752亿元、温州8730亿元、沈阳8122亿元和厦门8066亿元,这七大城市是中国极具潜力的城市梯队,再过不到五年时间,七大城市将集体步入万亿GDP城市中,成功登顶中国城市金字塔尖。
作为中国城市的第一梯队,万亿、准万亿GDP城市有多少已跨过中等收入阶段,迈入高收入门槛?2019年末,GDP达万亿元的城市有17座,按照GDP突破万亿的时间顺序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宁波、郑州、佛山。
随着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2024年经济预计增速也逐个出炉。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长三角目前有9座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占全国比重超1/3。据南方+记者统计,截至1月15日上午,长三角已有7座万亿城市公布经济“成绩单”。上海GDP率先突破5万亿元。
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出炉,全国及各大城市的人均GDP也尘埃落定。2020年,全国人均GDP达到71965元,比2019年增长1073元。不过对于各大城市来说,由于获得了更准确的人口数据,一些城市常住人口出现大幅增长,人均GDP也随之回调。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站上百万亿元,达到101.6万亿元,同比增长2.3%,是去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与此同时,全国31个省区市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GDP也相继出炉。
1月13日,南通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市长张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南通2024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杭州报道2024年,在万亿之城中,19座城市GDP增速跑赢全国(5%),泉州、南通、福州、合肥、常州、烟台、苏州等7座城市经济增速在6%及以上。从经济规模看,上海、北京遥遥领先,上海率先跨上5万亿台阶,北京紧随其后,距离5万亿只有不到300亿元的差距。
苏州市统计局日前官宣2024年该市经统一核算的地区生产总值等数据,长三角内9座“GDP万亿城市”当年经济运行的全貌至此浮现。 中国大陆现有26城年度GDP在万亿元以上,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的劲旅。长三角区域内,上海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