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酒友存在这样的情况,聚餐的时候有时喝半斤酒才会醉,而有的时候2两酒就已经开始犯迷糊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那一个人真实的酒量到底是多少?想解开这个疑问,那么你就要先了解这个“公式”,这个公式并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行家经过各方面的研究总结出来的。个人体重(公斤)X0.
江湖盛传那么一句话,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江苏小绵羊,可现实酒场里面,往往能够一锤定音,横刀立马,喝到最后都纹丝不动保持清醒的,还大都是以山东人居多,其中以我个人偏见认为,单单按酒量来算,山东省的排名在全国排第二的话,那么就没有那个省份,敢称第一,再者就是,在山东省16个地级市里面,酒量首屈一指的就是我的家乡,鲁西南菏泽市。
我也算是山东人了,楼主说的情况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并不是大家不能喝,没点逼数的小年轻还是很能喝的,一般上了点年纪,或者在社会上历练些年数的人,都不会玩命喝,能喝6瓶也就最多喝4瓶,楼主开个小饭店,也不是应酬的地方,大家何必去拼酒量上限,如果楼主开的是商务应酬的酒楼,可能印象会不一样。
身为“交情催化剂”的白酒,你能hold的住吗?如果不能的话,你可能会业务谈不成,交情攒不下,以及最重要的甚至过不了自己岳父那一关娶不上媳妇。所以hold白酒就变得格外重要,而hold住白酒的第一步就是牢牢掌握住自己的酒量。
仅凭一句话就可以测出你的酒量?到底是不是真的?看完涨知识了听说,仅凭一句话,就可以测出你的酒量?不要不相信,不要以为只有喝酒才能看出你的酒量是大还是小,有的时候还没开始喝,只是酒桌上一句简单的唠嗑,就直接可以让对方测出你的酒量了。
临近年关,不少人不是在酒局,就是在赶赴酒局的路上。走亲访友,公司聚会,商务会谈等。不论是传统文化中“小酌怡情”,还是多年前关于少量饮酒对健康有利的报道比如饮酒可以“疏通血管”,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喝一点,没有关系”,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问了身边认识的不同地区的人,得出以下结论:我的山东朋友:酒量好,套路多,白酒1斤半,啤酒一直干,饮酒再多也不飘,我的新疆朋友:一件啤酒打底,喝完还可以带你去看星空,我的东北朋友:至少能喝8瓶,但气势上能让你以为是20瓶的酒量,而且吐完还能陪你喝。
大概是1998年的时候吧,在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那次喝白酒是因为同事聚会,我那个时候也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第一次和同事喝酒,之前也不会喝酒,十几个同事,每人一瓶62度的霸酒,对了,那个酒的名字就叫“霸”。
以你最近一次喝酒为例,从喝开始计量,从开始喝到喝醉喝了多少毫升。以金种子中国力量国20为例,如果喝500ml达到醉酒状态,500530.8=212,那212就是你摄入的酒精量,下次即使遇到42度,38度的酒,你也可以轻松控制你的饮酒量,就能始终保持在清醒的状态中。
我巅峰时期有过两三次,跟朋友喝酒,先慢慢喝了半斤白酒,由于他没喝白酒,又让我跟喝他啤酒,一杯一杯的干,我说这样吧,我一杯2两5的白酒,你一瓶啤酒,怎么样,最后我一口一杯,两口喝完,接着吃饭,他直接第二瓶就吐了!
个人觉得每次人类问这种问题很烦的。因为本人不喜欢拼量。啤酒,是不爱喝的,但每次都是碍于场面不得不喝。洋酒什么我是喜欢慢慢品,慢慢喝的,不兑各种茶都ok的。个人觉得那才叫喝酒。虽然明白人类问这句话其实就跟打招呼一样,但是还是不耐烦不知道怎么回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