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反讽与现代性话语:从浪漫派到后现代》新书分享会”文字整理稿。与谈人分别为《反讽与现代性话语:从浪漫派到后现代》一书译者、复旦大学外国哲学博士黄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孙宁、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余明锋。
李凯悦评倪爱珍《论反讽》“反讽”这个概念最初起源于古希腊,随着时代的发展,“反讽”逐渐进入文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其内涵也经历了变迁和拓展,尤其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随着影视、网络视频、游戏等多媒介合一的符号文本的发展,反讽有了更加复杂丰富的内涵。
反讽与现代意识的演变密不可分。一方面,反讽是一个传统的主题,与人类的言语一样古老,在手册中加以编纂,在其结构中加以定义,但与这些学术主题一样乏味。然而,另一方面,反讽实质上与浪漫主义时代开始强调的那种自我反思的诗歌风格是相同的,它是文学现代性的决定性标志。
本 文 约1800 字阅 读 需 要 4 min—文 | 飞游蒙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相关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注意到城市里狗狗的数量一天天地增长,电梯、草坪里,随处可见狗的身影;电影院、步行街、公共汽车、地铁等地,到处都有携狗者出入。
引用某处的句子或段落或某人讲的话,一般用双引号标出。Eg:Franklin said,“If a man empties his purse into his head,no man can take it away from him,an investment in knowledge always pays the best interest.”
然而,“不能想了。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当狂人发现自己也是这吃
This threat to American culture is 'political correctness onsteroids'从1930年代开始,为黑人争取民权斗争中使用,概指对社会种族不公正和种族歧视保持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