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埃克哈特·托利和几位心灵导师相处7年以后还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一无所有的的日子,没有爱情、没有工作、没有家,没有所谓的身份认同。一天,公园突然下起了暴雨,天阴沉沉的,耷拉着脸,嘴里还不停地在吐槽什么?
人在经历磨难、看透世事时易开悟。开悟后,生活更豁达,心灵更自由,活得更明白,更珍惜眼前人!下面网友的真实分享,简直让我大开眼界:归纳为:[爱]从你三观破裂那一刻开始。开不开悟不知道,但是“懒”是真的,懒得生气,懒得解释,懒得绕圈圈,也懒得去想爱恨,觉得这是内耗.....
稻盛并没有在书中详细解剖理由,他只是不断地告诫:“不能有一点点的私心”,但凡有一些人生阅历及长期反思的人,几乎都会或多或少感知到私心的强大威力,但是大部分人,都无法清晰的讲明白为什么,更无法真心地让自己做到没有任何一点私心的境界。
很多人误解修行人,认为他们是受了什么生活打击和刺激,才选择修行、出家或开悟觉醒。一般可以理解为,佛缘深厚的人,高维来的人,天界来的人,前世就是修行人,这些人就属于非常有慧根,在现实世界里表现得很聪明,有悟性,学业往往一流,也取得了很多出色的成绩。
开悟的人通常具有更高的智慧、洞察能力和格局,内心更为平静,看待任何当下的事件都能够跳出情感的喜悲,客观分析并预知其未来走向,那么他就具备了更高的超然境界和智慧,能够清醒地认知事物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如何检验一个人是否开悟呢?
在我看来,开悟并不神秘,它本质上就是在跟能量对话的过程,在觉醒之人的眼里,重要的不是眼睛所看到的那个世界,重要的是表象背后的能量世界。而能量世界的本质,就是大脑神经元上传递信号的神经递质,它决定着信号的强度,在我们人性里面,就表达为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的各种情绪情感。
#头条创作挑战赛##人都是怎么开悟的##人生需要开悟#开悟是什么?开悟就是明心见性,见道了。而明心见性是知道了“真我”。真我是不可描述的,任何语言都描述不出来的。正如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金刚经说的“般若蜜,即非般若蜜,是名般若蜜。
虽然慧能没有读过书,可是他却占了不读书的先机,因为智慧就是心的开放程度,当一颗心越开放的时候,智慧就会越大,可当一个人越执着的时候,这个人就会有认知方面的障碍,而六祖就因为没有上过学,没有接受那些知识的熏陶,所以就没有认知方面的障碍。
真正的冥想,是一个有效重构潜意识的过程,我借如下这个例子,分享给大家。比如知了有一次被电动车撞到,随后几天,它看到电动车都特别紧张【恐惧具有最大限度地塑造行为的能力】,但是随着见到电动车的次数的增加,它的紧张度开始下降,不再那么紧张了,因为每次重新经历的时候,它发现并没有发生害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