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幸福河湖海丨用“指尖上的绝活”书写文化传承华美篇章央广网记者 周思杨 韩雨晨 褚夫晴 实习记者 王婧瑜 李骏宇 王灵鑫天津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独特的地缘优势带来了商业繁荣与特色民俗文化,孕育出众多非遗瑰宝。
来源:【云南日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贾沙乡陡岩村是一个彝族聚居村落,当地彝族女性将生活实景、审美意趣、自然崇拜凝结到一针一线的刺绣里,制成风格独特、色彩艳丽、纹饰多变的服饰,以指尖传承民族文化。
现场观摩扬子晚报网10月17日讯(通讯员 梁孝梅 记者 陈咏)古朴典雅的兰花丝巾、针脚细密的蜂鸟镜面、栩栩如生的仙鹤挂灯……每周,扬州市职业大学“交融薪生”扬州刺绣非遗工坊里,都有不少学生沉浸在飞针走线的世界。该校纺织服装学院教师李卉穿梭在座位间耐心指导,点拨鼓励。
河北新闻网8月18日讯(通讯员田磊、国峰)一团线绳,在一双巧手下“生”出了花儿,“长”出了型儿,变成有温度的绳结艺术……今天,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手工编织体验活动在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举行,来自石家庄的小读者和家长们近30人参与活动,本次活动也是河北省图书馆“酷暑COOL读”公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5日电(岳菲、郑曼)穿针、引线,平绣、贴绣……,近日,走进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图阿热勒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乌丽奇刺绣坊,一群“小小绣娘”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蒙古族刺绣知识、体验刺绣技艺,在穿针引线中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
喜迎新春近日,走进金钟镇寨子川村包建勇的家里,只见成品、半成品的陶艺茶罐摆放满地,制罐师傅包建勇正在作业,他的双手仿佛充满魔力,一团软软绵绵的土泥,在他的手里经过揉捏、制坯,再用小木板反复轻拍,大约7分钟,一坨泥就成了一个小茶罐,这门手艺包建勇已经整整玩了35个春秋。
2021年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妇联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妇女微家”等阵地建设,为女性非遗技艺传承人组建工作室,配备资金、场地、志愿者,助推面塑、剪纸、贝雕等传统技能,希望其能带动妇女创业就业、传承中国面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