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传统NAS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专业性高”、“设置复杂”、“可玩性高但太折腾”,而当我们有存储需求时,在网盘和NAS之间我想多数人会选择前者。现在,如果有一台颜值更高、配置更强、操控更简单的轻量级NAS设备,你又会怎么选呢?
如果你和我一样体验过绿联私有云DH2600,就应该能感受到它与传统NAS的不同:上手简单,但功能又不简陋,同时有着一整套很完整且很强力的配置:N5105处理器,16GB内存扩展,2.5G网口,还有两块M.2硬盘位…
DH2600是今年绿联首款新出的X86架构的NAS,可玩性要比ARM架构的NAS更丰富,特别是加入了Docker容器化的玩法。海报 + 视频导图介绍 + 视频、音频、字幕等相关信息 + 演职人员表 + 场景,绝对是不能错过的影音体验。
经常有朋友、同事、网友让我帮忙推荐NAS设备,这时候我会根据他们的使用场景和个人情况分门别类,技术型玩家或者喜欢折腾的理工男一般会推荐群晖、威联通这类传统NAS,而针对普通用户的推荐我更偏向绿联这类私有云。
前两天发现我买了不到一年的手机空间不足了,256G只剩下了可怜的20G可用。看了一下存储占用情况——我拍的照片和视频实在太多了,1.4万张照片+400多个视频,占据了手机将近70G的空间。没办法,我是个拍照狂人,喜欢用影像记录生活——给孩子拍、给宠物拍,给我的花花草草拍。
NAS这一类产品,在近两年迎来了爆发式的需求增长,各大厂商也纷纷入局NAS赛道,绿联做为一个知名数码厂商,在这两年中陆续发布了DH2100、DH2600等NAS产品,凭借UGOS系统,让NAS的上手门槛直降,最近发布的旗舰级4盘位NAS:绿联DX4600,更是让NAS这个圈子不平静了。
之前看到过一个帖子,关于NAS的痛点是什么,其中的高赞回答就是说,什么时候NAS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最好是插电就能用,所以可以看出,可能很多人都有NAS的需求,但是也有很多小白不愿意折腾,那些教你自行组装一个NAS的文章,动不动就是几千上万字,然后又是静态IP分配、又是开启IIS功能和WebDav服务等等,一大堆专业名词,哪怕你照着教程弄,对于动手能力弱或者网络小白而言,还真是困难。
不知不觉折腾Nas已经一年多了,自从自己开始外出搬砖就给自己安排了一套Nas,当初安排Nas的目的很简单,存储外出旅游时拍摄的一些素材,家里人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去查看这些内容,同时不占用手机的存储空间。
本文主角,主流 四 盘位机型、搭载 Intel N5105处理器、四 核 四 线程、 8G DDR4 内存、双 2.5G 网口,双 NVME m.2 卡槽、最大支持 4TB X 2、机械硬盘插槽支持 20TB X 2、自研 UGOS 系统、航空铝加厚机身、支持USB无线网卡。
绿联今年发布了DXP的系列产品,同样还有其最新的系统UGOS Pro,虽然刚开始还有些BUG,但绿联从发布到现在持续更新至少几十个版本,逐渐真正展示出来本该有的样子,如今系统已经相当成熟,已经是我的主力NAS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