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蒲和平 杨崇德图说:正月初六,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赛年锣”活动在鹤城区凉亭坳乡杨潭村开幕。上午,9个村的数百村民汇集于此,开始竞技表演。欢庆的锣鼓阵阵,吉祥的唢呐声声,诉说着新年的祝福和欢乐,欢声笑语绵绵不断。民俗文化在活动中传承发扬,村民们个个热情高涨,迎接新年的到来。
《荀子.礼论》中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这些话虽然具有一定的思想糟粕,但其中蕴含的“孝道”却影响了中华文化几千年,让上至权贵、下至贫民,都以隆重的葬礼来彰显对逝去亲人的情感。
竹唢呐表演(资料图)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摄影报道在四川达州大竹县,无论是民间的红白喜事,还是官方的重大节庆活动,有一种乐器都会登堂入室,为大家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这种乐器就是竹唢呐,其形状与普通的唢呐无异,但因其制作材质为竹子,故称“竹唢呐”。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4月22日下午,2023中国·望谟“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节“古韵永传承·唢呐奏安康”布依唢呐比赛在望谟县新屯布依寨景区分会场举行,来自罗甸、册亨和望谟3个县共9支唢呐队参加比赛。比赛现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残疾人文化建设,以高质量多样化的文化供给增强残疾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丰富基层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与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共同策划、精心推出“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2020年陕西省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特殊艺术系列节目展播”。
河南商丘柘城县马庄村的乡间土路上,经常有一个唢呐不离身的中年男人。他总是笑嘻嘻地拉住老乡,问要不要合奏一曲。随后,唢呐、笙、梆子和小镲共同响起,一段淳朴而尽情的即兴演奏开始了。这个男人,名叫马春风,今年48岁。他的抖音账号“唢呐村的事”,凭借一段段乡间唢呐演奏,收获了48万粉丝。
前些年,我曾去过麻阳县兰里镇岩寨村采风,经过苍冲村。记得那里是天晴一车灰,下雨一车泥。3月23日,驱车再去苍冲村,我被沿路的景象惊呆了。曾经的那条烂路变成了草沙路,大多数村民新修了楼房,墙面上的民族彩绘非常漂亮。吊脚楼前小桥流水,掩映于古树中;缕缕炊烟,婀娜着从吊脚楼升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实习生 张乐/文图唢呐一响,黄金万两。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3年商丘市唢呐汇演活动在商丘古城精彩展演。商丘古城南城门楼上,20支唢呐代表队身着特色服装,依次排开,气势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