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真学习研究并总结《史记·天官书》以及诸史天文志的主要内容基础上,从究天人之际、开二十四史“天文志”之先河,科学记载与探讨历史上的天文天象与天体运行规律,传递“天人合一”的理念、抑制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肆意妄为,探索四季季节变化与农业丰年,创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纪年方法,勘查环境、敬授民时与预测未来等方面,深刻认识《天官书》及诸史天文志、律历志在中华民族发展延续中的历史价值,这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因为十几年前编了本《中国神怪大辞典》,便被人以为我对中国的妖怪懂了些什么,其实这是个误会。因为那本辞典本来是以“神”和“仙”为主,虽然也有一些妖怪的词条,但只是选择一些“有名”的列入,甚至一度把《山海经》中只怪而不妖的鸟兽都删掉过,所以当时只想把书名称作“神名辞典”。
相传这一天牛郎织女要在鹊桥上相会,喜鹊们早早就飞向天河,为这对相爱的人搭建鹊桥。老北京不仅保留有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窃听葡萄架、演应节戏《天仙配》等传统习俗,在天安门的金水河畔和颐和园还留有牛郎织女的印迹。
苏嘉靖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上的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将不同朝代的代表性纹样巧妙融入服饰、舞美和特效中,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盛宴。节目中,四位演员身着汉制、唐制、宋制、明制的华彩汉服,舒展衣袖,雅舞清歌;滚动在屏幕上的各式纹样,流光溢彩,一美千年。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有一件事值得提醒一下:请珍惜这个大年三十,因为它将是未来5年的最后一个年三十。从2025年到2029 年,连续5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再想过大年三十就得等到2030年了。未来五年的年三十都“不见”了这不是大年三十第一次“消失”了。
■田东江SpaceX用“筷子臂”夹住了返回的火箭助推器,一时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是人类首次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助推器。对他们而言,下一步则是让星舰发射后,助推器和飞船都能在星舰基地完成软着陆,依托星舰强大的运载能力和重复使用能力,将人类送往火星,在那里建造定居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3日,我们迎来了立春,《史记·天官书》:“立春日,四时之始也。”自立春开始,二十四节气又开始了新的一个轮回。先秦时期,天子在立春前三天就要开始斋戒,立春当天,要亲自率领众臣到东郊举行迎春仪式,并且还特别要穿着青色衣服。唐宋年间,“打春”习俗在官方民间盛行。
今日立春。《史记·天官书》曰:“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立春,意味着新一轮的四时更替正式开启。在传统认知里,立春还有着吉祥的寓意,它宣告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然远去,不少橙友都捕捉到了春意的萌动,你也看到了吗?立春一来,杭州的天气也开启了新气象。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关于秦帝国的疆域,当时明确宣布“西至临洮、羌中”(《史记·秦始皇本纪》)。临洮,在今甘肃岷县,秦汉时属陇西郡。《汉书·地理志下》说:“陇西郡,秦置。”“临洮,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桴罕东入河。
【谈文绎史】作者:谈晟广 姚 丹(分别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研究员、泰州学院讲师)西汉时,出使西域和匈奴的两位著名使者张骞和苏武均曾受困于匈奴地十余年:匈奴让张骞娶妻生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史记·大宛列传》);苏武在北海(今贝加尔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汉书·
1995年,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M8男尸上部右侧发现一件汉代织锦护臂,它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系带长21厘米,赫然织就“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个篆体文字,还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祥瑞纹样围绕。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借助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在汉晋时期有了初步的发展,并且在东晋时期出现了“塔”字。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说宝塔:“正言窣堵波(stupa的音译)……塔字,诸书所无。唯葛洪《字苑》云:‘塔,佛堂也。’”葛洪为东晋时人,也就是说,在东晋以前没有“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