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日,一位99岁的老人于武汉梨园医院悄然与世长辞,为他的传奇一生,划上了句号。13年后,懵懂的小小少年,跟那时许许多多的穷孩子一样,离家独自来到上海,成了一名纱厂的小小童工,这时他所能想到的就是,尽可能多干一点,让自己饿不死,还可以稍稍给父母分担一点负担。
描述:一位老红军,年近百岁,因其每年80000多元的补助而成为热搜话题。你知道这个老红军是谁吗?就在近日,这位106岁的老红军因其每年80000多元的补助而成为热搜话题,他的去世更是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和关注。
这句诗,来形容红军的远征精神再合适不过,他们不畏艰险,不惧困难,用生命,为我们筑起了新中国的围墙。长征路上,饥饿是阻碍前进的一大原因,更大的阻碍是那看不到的危险,冯自根记得,许多看似无害的草地下面实则是一个个泥潭,大家只要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去出不来,又有多少战友是因为这个泥潭而牺牲。
在祖国漫长的发展道路中,离不开每一位为之努力奋斗的战士,尤其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那些艰难踏过泥泞的草地,万里长征中不放弃的身影,都是现在和平社会最应该敬仰的人,尽管这些身影已经老去,但他们不该被遗忘。
引言“看遍世间繁华,内心依旧笃定前行。”在那棵百年老槐树下,百岁老人冯子根静坐于下。那缕阳光洒在他脸上,不见半分刺眼,只有岁月安好。他缓缓睁眼望向远方,岁月留下的痕迹一览无遗。正文1931年,于国人来说,是不可遗忘的一年。
国家有危难,人民生活在战火中,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与人民,前往抗战的第一线,保卫家国。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据消息,2024年2月22日,享年106岁的冯自根老人去世了,他的去世不仅在当地引起广大群众的惋惜,而且他去世的消息还登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榜,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像冯自根这样依旧活着的百岁老红军越来越少了,而他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1931年到1949年简直是炮火齐飞的18年,这期间中国共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涌现出无数的战争英雄和人民英雄,如周总理同志、朱元帅等。他们用鲜血和青春为了中国的成立,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这才换来如今丰衣足食,悠闲自在的生活。可惜这些老同志早已去世,再也看不到这盛世中华。
1888 年 1 月 24 日,在湖南石门县河口乡郭家坪村那个穷得底儿掉的农户家里,向多本呱呱坠地了。那时候他家穷得耗子进去转一圈都得哭着跑出来,他年纪轻轻就得出去找活干,十几岁就当上了村里的挑夫,天天扛着死沉死沉的担子,累得腰都快折了,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