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正式的同学聚会是最没意思的,我只参加过一次,之后就拒绝再参加了。同学这种关系,虽说大家确实共同生活、学习了若干年,但大家能够走到一起,并不是哪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类似坐火车一样,既意外又无奈——跟某些人同坐一趟火车是意外,但自己又无法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又是无奈的。
对于同学聚会,大家可能都参加过几次,不知感受如何。但听我一句劝,千万别参加同学聚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很多人都还不明白,原来一起读书的大多数的同学其实本来就不在一个阶层,只是机缘巧合的在同一个教室一起读了几年书,就给人一种都是一类人的错觉。
最开始我对大学的同学聚会还是蛮期待的,可是在十多年前,一次在北京的小聚会,让我再也没有欲望参加。那次是,在南京林业大学当教师的同学组织的,他到北京参加学术研讨,正好我们班在北京有几个同学,而在天津也有几个。
又要过年了,一年一度的同学聚会又要举办起来了。可是现在的同学聚会真的会有人愿意参加吗?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以前大家目的单纯,想法简单,现在大家心态变了,聚会就成了大家炫耀和攀比的场所了,导致很多同学都很反感,最后干脆就不想去参加同学聚会了。
生活中大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同学,同学聚会本来是增进彼此友谊的活动,但是时过境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而同学聚会只会把这种情况放大,更能看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最能看明白哪些人值得结交,哪些人不值得结交。
同学聚会,情商低的人往往爱做这3件事,自以为风光,其实招人嫌同学聚会一直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为何要这么说呢?曾经的同学聚会大多是怀念同学情谊,怀念十年寒窗的岁月。而在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了,一些聚会可以说是充满着资金,人脉,利益等多种标签的。
-1-有人说,热心组织同学聚会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重感情的,另一种是自我感觉混得不错的。此话有理。但一个人再重感情,也不可能和每位同学都感情那么深,这年头交通发达、通讯方便,感情深的话随时能聚,没必要把所有人都招呼到一起。现实中热衷于搞大规模聚会的,大多是后者。
人到中年混得不好,没事别参加同学聚会,真实经历:太辣眼睛随着很多人到了中年,在职场上经历了长时间的打磨之后,很多人在聚会上都不敢敞开心扉,怕自己不小心就会得罪别人,但心里有希望能够获得友情,就会开始怀念小时候的老同学。
所有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大抵都有过参加同学聚会的经历。一个同学聚会的成行,首先需要一个组织者,这个人通常是班长,然后还需要几个负责联系饭店、联系同学的热心肠的人,聚会当天要安排一个班里“脸熟”的同学在饭店门口迎接。
一直忙,所以基本老同学都失去联系好久了。今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小学同学,说从我的老邻居那得到了我的电话号码,热烈交流一会后,邀请我参加小学的同学聚会,我去还是不去呢?我的朋友劝我不要去,说中年人聚会,很多会转到实际的攀比或者关系利用上,参加后反而损伤了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