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张海艳)记者今天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了解到,该院心脏介入团队,成功完成了医院首例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手术。放进心脏里的起搏器,就像一个微小的“机器人”,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最近,60岁的李大叔笑说自己“变成机器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上周李大叔在晨练时晕倒了,被120送到湖南省脑科医院,经过急救及后期检查治疗,李大叔被确诊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择期做了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据统计,我国每年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人数仅占应有患者的10%,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比例极低。之所以如此低,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患者及家属缺乏对起搏器的认知,比如担心起搏器对身体有害、安装后无法正常生活等。
黄大爷今年109岁,半个月前,被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还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晕厥、猝死。为解决这一情况,清远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区(清远市起搏电生理中心)为黄大爷成功植入了起搏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使老人重新焕发“心”生命。
深圳禾正医院完成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七旬老人重焕“心”生仅有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续航能力超过10年,无导线、无切口、无伤疤…… 3月14日,深圳禾正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洪浪带领心内科室团队为一名71岁的老年患者成功植入这个心脏“黑科技”——无导线起搏器,30分钟的
红网时刻新闻6月28日讯(记者 周纯 通讯员 黄孝云 刘建宏 郑会琼)无导线、无切口,重量仅2克的“小小胶囊”就能帮助心脏实现起搏。6月27日,永州职院附属医院(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首例Micra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