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稻田染金,沃野如画。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秋风拂过,卷起稻浪重重,勾勒出最美“丰”景。这里是五常,生长着中国最好的稻米。“一餐五常米,浑忘酒肉香”,那是浓情家常里,令人向往的味道。一粒稻米,何以成为珍馐美味?近日,记者走进五常,探寻五常大米名满天下的奥秘。
王语统一给大家回复一下,不是您们想的那样:五常大米19年总产量是14亿斤,全国平均分每人一斤,但是这样算下来,产量真的很小,因为我们中国很大,但是要是说全供北京,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还说我我们农民都吃不着正宗五常大米,那更是可笑至极!
走进各大商超和粮油市场你会发现,看到最多的大米,一定是五常大米,但是随之而来的更多的是疑问,大部分的五常大米虽然也标有鹰标和地标,执行标准写的也是GB/T 19266,种植生产地也都是五常,但是品牌斑杂,价格混乱,鱼目混珠,假米泛滥,让人意外的超低价比比皆是,混乱的市场让人担忧。
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自8月2日起,以“五常大米”著称的黑龙江五常市连续多日降雨,境内大型水库、中型水库、河流均超过汛限水位,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图源:央广网 徐旭 摄此时距离五常水稻成熟仅差一个多月,不少农户表示受灾严重,存在减产甚至绝收的可能。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在黑龙江五常,一粒稻米持续走红,加速释放经济辐射效应,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摄影/宁颖黑龙江省五常市是典型农业大县(市)、国家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十大先进县之一,也是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
编者按琼海嘉积镇龙寿洋、大路镇沙地洋,黄澄澄的早稻开镰收割;陵水、海口等地的荔枝园,一树树火红的荔枝令人垂涎;乐东莺歌海镇海边的种植大棚外,堆成“小山”的蜜瓜正被打包装车……甫一立夏,部分海南农户就喜迎丰收,忙着摘果割稻。
9月5日,2022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发布,具有中国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共有33家单位上榜,其中地理标志品牌18家,来自哈尔滨市的五常大米品牌强度值达926,品牌价值达710.28亿元,位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第5名,连续7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