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职场里冒出一个新词——“轻体力活”,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旅拍工作者、咖啡师、宠物美容师……职业或许有100种可能。100种可能如何选择?放不下白领工作,又停止不了对简单的体力劳动的向往?那为什么不同时拥有呢?多一个方向的尝试,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热爱的。
“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的——你会发现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不错,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不是那种典型父母离异、早期依恋、早期寄养的问题。
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总是感到空虚、焦虑,找不到人生方向感到迷茫、无意义…作为一位面对工作、生活总是能量满满的“过来人”,她从自己如何踏上心理学研究之路谈起,分享了保持研究热忱的秘诀,以及她在研究中总结出的三个对抗空虚的方法,帮助高中生们更好地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有这样一种孩子,在学校表现的很乖,很听话,课堂上看似认真听讲,实际上是老走神,考试成绩不好也不坏,永远都处在中间值。你跟他沟通,他也不顶嘴,也没表情,但是他也不跟你有任何正向的反馈,看似不拒绝,但也不改变。家长跟他说他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
一个理工科的优秀博士生,在博士二年级时完成研究,却屡次三番尝试放弃自己的生命。「空心病」是北大徐凯文老师提出的,他的一个来访者这样描述空心病的感受:「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是不是感觉到恐惧。
专家:勿争“人上人”,回归平常心,勇做“人中人”“我生活过得不错,却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来信人在母亲“人上人”式的教育理念下,习惯要强,习惯比别人好,并将其视为奋进的动力。然而,当“心心念念的生活”触手可及后,Ta却陷入对生活的意义的深刻迷茫中,患上“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