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提起传统手工挂面,人们首先会想到吴堡空心挂面。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村民们凭借独特的制作工艺,将空心挂面做的细如发丝、洁白光润、口感顺滑,逐步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富民产业,一把挂面从家乡味道变成了致富法宝。
华商网讯(记者/王欢 摄影/王警 李杰)“吴堡的面空心心,提上两把走亲戚。”这两句俗语在吴堡当地家喻户晓,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更是对流传近千年的美食瑰宝-吴堡手工空心挂面的深情赞美。黄河水滔滔不息,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也滋养了这项独特的美食。
十年前手工空心挂面在《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让这一传统工艺走进大众视野十年后手工空心挂面已成为吴堡县的首位产业高升一位50多年深耕剪纸的守艺人用手中刀剪再现了手工空心挂面的十二道工序寄托人们对这项神奇技艺的赞叹剪 纸 作 品 欣 赏 :东方太阳刚露脸窑洞前磨盘转起了圈双手揉来单手採
江南水乡,清风拂面。4月10日,“榆杭携手·直播共赢”2024榆林特色产品与杭州知名直播电商企业产销对接会在杭州举行,畅通榆林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影响力,加快推动榆杭两地商贸互通。榆林市商务局组织了榆林99家企业携带428款产品到杭州进行产销对接。
选厨师,“蓝田厨师”值得信赖;做家政,“富平怀德家政师”让人放心;品美食,“西岐名吃”负有盛名……经过多年发展,一批带着地域标志的职业行业名词,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劳务品牌。建设劳务品牌一头关联就业市场,一头关乎民生福祉。
“吴堡的山,吴堡的水,吴堡的特产实在美,张家山的挂面空心心,辛家沟的青梨甜格滋滋……”在榆林市吴堡县,一首脍炙人口的顺口溜道出了两大特产。8月14日,“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沿着气势恢宏的黄河水来到榆林市吴堡县。
“柳青情”志愿服务队为游客制作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在黄河之滨、榆林东南端的吴堡县,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柳青精神为引领,以文明实践为媒,广搭志愿服务舞台,“身影”遍布寻常巷陌、山河之间。这支队伍就是“柳青情”志愿服务队。
来源:环球网 8月6日,距离吴堡县第三完全小学不远处,一家挂着鲜红招牌的面馆格外醒目。正值饭点,店里人来人往,菜单上除了传统经典口味酸汤挂面,还有时下年轻人喜欢的小龙虾拌面、大盘鸡拌面、香辣爆肚面等新潮口味。
陕西东北,榆林东南,有这样一座县城,其东临黄河,依山傍水,扼秦晋交通要冲,俨然是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这就是榆林市吴堡县。近年来,这个县的农业特色产业,正在“出圈”。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吴堡紧盯县域优势产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厂房提升改造、空心挂面设备研发试制及设备安装调试、品牌整合及宣传推广……近日,记者走进吴堡县空心挂面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力争早日投产见效。吴堡县空心挂面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陕西网讯(记者 袁晨)由榆林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选送的《一个人的城》《寻味一把挂面》《望故乡——梦回柳青故里》《黄河船夫曲》《梦兮绥德》等6部陕北题材纪录片,于9月23日起,每晚17:50在陕西卫视连续播出5天。
西部决策网讯 8月14日,采访团沿着黄河的壮丽河道,深入陕北腹地,来到了黄河之滨的吴堡县。这座依山而建、形状狭长的小山城,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发展长期受限。然而,吴堡人凭借着顽强的精神与智慧,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过小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大跨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