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国内的汽车消费形式发生了悄悄的改变。不要给我说,你们从奔驰、宝马、奥迪等世界一流汽车厂家,花重金挖来了他们的设计师,于是你们现在的车子外形就赶超一流了,不但不比合资车差,而且更是青出于蓝。
丰田埃尔法可以说是MPV车型当中绕不开的一座“大山”了,凭借持续供不应求的商务“神车”,丰田埃尔法加价最多的时候甚至需要加40万到50万才能买到,这也使其一跃成为百万级富豪保姆车。而就是这么一台“加价神车”最近却被毒辣车评的一个视频直接推上了风口浪尖。
碰撞安全。现在你还觉得车是用来开,不是拿来撞的吗?1. 一辆 50 万最好的车被追尾,后排直接击扁,司机乘客受到的伤害可想而知。2. 而用料结构好的车即使被高时速追尾,自己也能保持完整,受伤的只有别人,这就是车身结构强度的重要性。3.
车市竞争趋于饱和,一款新车想真正走入消费者视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像大众、丰田和本田这些第一梯队的品牌自然是不用愁这些的,它们雄厚的受众基础成了最直接有效的优势,所以它们的每一款新车的上市都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关注度,就像今天要说的本田皓影,两种动力+CVT变速箱,1-9月热销108519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买车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不是难题,反倒是如何选车难倒很多人,而在笔者看来,外观、内饰、动力等等并非重点,安不安全才是关键,理论上,市面上售价10万元左右的车基本都能做到“面面俱到”,会有不错的安全性能,那么售价不到3万元的微型车呢?
48人永远都回不了家了,还有30个人躺在医院里,这是此次梅龙高速塌陷事故中最新的伤亡数据,已经是几次更新数据了,每一次数据的更新都意味着死伤人数在增加,看着让人无比的揪心,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不过有一项内容,不管什么车型,什么价位,都不能不重视,很显然,那就是安全。而我们一般家用车,轿车底盘比较低,哪怕是SUV,也以城市SUV为主,同样是没有大梁的承载式车身,通过交叉轴难度较大,不过我们可以选择降低难度,找一处斜坡,高一点的台阶亦可,右前轮上台阶,左前轮保持在地面上,让车身倾斜前行,直至右后轮离地悬空。
第一次:今年6月,一台官方售价33.38万,提车至少再加价3万的日系MPV,在一次常规媒体测试中,被爆出针对中国市场使用远低于全球市场标准的特供极低配轮胎,导致7人满载工况下的湿滑路面制动距离超过300米,是干地制动距离的8倍以上。
要想生活好,国货就得销量好。 总有选择性失明的人,喷国货卖得贵,幻想国货垄断后会卖天价。我就想不明白,以前洋货垄断的时候,卖高价还不满足,还要加价。华为被美国制裁打压,高通苹果降价了吗?这个时候怎么没人出来说要扶持国货,打压洋货?国货最贵的,比洋货便宜。
提到丰田的埃尔法或者雷克萨斯的LM,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是某自媒体震撼人心的碰撞测试还是事故之后无法打开车门出现火灾致一人丧生?不过在最近提到丰田的埃尔法想到的更多是新车的消息,因为丰田的全新的埃尔法预计将会在今年的5月开始投产,年内上市。
当评论一辆车碰撞成绩不好的时候,总有好多人评论“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撞的。”实在想不通这么说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态?碰撞成绩不好,说明的是这辆车偷工减料比较严重,结果他们把重点放在了“撞”的上面。这和日系车装俩泡沫防撞梁吸能有什么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