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战争的三个时期中,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敌人最强大、所处环境最复杂而获取外援最少的时期,但是经过八年抗战,为什么党领导的军队数量却由战争开始时的5万余人扩大到120余万人,民兵达260余万人?
爆发于一九四四年上半年的豫中会战,是抗战期间中原战场上规模最大、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会战。第一战区的防区,北抵北平附近的大清河,西至陕西门户潼关,东到津浦铁路,南至平汉路上的许昌以南,是抗战中国防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战区,区域内平原千里,黄河横贯,中条山、太行山、伏牛山耸立其间。
这个死心塌地的汉奸在日寇卵翼下,疯狂地推行了“治安强化运动”,到处招兵买马,纠集土匪、流氓和封建帮会头目,扩充队伍,将该伪警备大队发展到50个中队,约5000余人,并在全县境内的集镇和交通要道大肆筑炮楼、修据点。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不仅因为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还因为它揭示了中国政治格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这场长达八年的斗争中,国共两党暂时放下长期的政治分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然而这段短暂的合作是否真实?抑或是表面上的和平掩盖了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众多的中国近现代史、革命史书籍中,都存在着“1937 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历经 8 年抗战”这样的说法。2017 年 1 月 10 日,中国教育部明确指出,教材修改要求将 8 年抗战一律改为 14 年抗战。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岁月里,清太徐广大军民,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虽然时隔四十多个春秋,好些事尚历历在目,现分述如下: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清、太、徐县委就以战地动委会的名义活动在边山一带。
01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抗日战争起点通常被定为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称之为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但是在近些年我们可以看到八年抗战的说法其实已经被替代,2017年中国教育部专门强调所有教材一律改为14年抗战。
1,中国约1/4的国土被侵占,资源被疯狂掠夺,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占二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接近于当时中国总人口的1/10,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亿美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600余亿美元。
那是因为1931.9.18-1937.7.7期间都是中日局部战争,这段时间的中日战争国民党与日军并没有投入全部兵力,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国民党的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与共产党的斗争之中,这段时间国民党采取的抗日方针是“边打边谈”,企图通过谈判来结束中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