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孤岛,没有网络,没有自来水,没有娱乐设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岛为生,以塔为伴,渔船载着他们跨越深深浅浅的海峡,扁担挑着他们从内陆带来的生活所需。一湾海,一片岛,一座塔,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场景,他们是为海上船舶点亮希望之灯的牛山灯塔守望者。
2024年月8月13日,人民日报社会版刊文《王洪安在辽宁墩台山守护灯塔二十一年——“人在灯亮,这是守塔人的信念”》。以下为报道全文:登上海拔130多米的墩台山,向西眺望,但见渤海苍茫;脚下,辽宁营口港鲅鱼圈港区舟车往来不息,货物进出繁忙。
远东第一大灯塔——花鸟灯塔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滕蓉 通讯员 朱伟2016年1月1日,朋友圈早已被各种聚会刷屏,人们都趁着假期放松休息。而舟山马鞍列岛最北端的花鸟岛上,守塔人苏鹏波却只能通过电话和妻子互诉衷肠。1月1日,对他们夫妇来说,不仅仅是元旦,还是个重要的日子。
潮新闻客户端 杨新元一10月的东海莲花洋,在阵阵海风的吹拂下,卷起千万朵莲花。极目海天交接处,一个酷似海上睡佛的岛屿,映入我们的眼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访的目的地——普陀洛迦山。据陪同的中国海事局定海海事处Z处长介绍,在这个岛上,常年生活着几个灯塔工。
北麂山灯塔。受访方供图“亲,你想体验海岛灯塔的生活吗?你想远离尘嚣,寻找拥有漫天繁星的净土吗?机会来了……”。2014年2月,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全国首开先河,启动北麂山灯塔值守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向社会招募志愿者。
1月10日,王洪安在台子山灯塔平台上瞭望远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的墩台山,有着中国最北端的灯塔——台子山灯塔。这座21米高的灯塔,见证了鲅鱼圈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全国重要的货物运输港。陪伴这座高塔的,是在这里默默坚守21年的灯塔工王洪安。
有100多年历史的朝连岛灯塔位于我国黄海青岛东南海域的朝连岛上,上一次岛单程需要近4个小时航程。因其位置的特殊性,朝连岛灯塔是目前为数不多有人值守的海岛航标站之一,为国际航运船舶进出港指示航路,保障其海上航行安全。
中新网宁波4月24日电(林波 陈驰)“今天是我在岗的最后一天,我要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是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下三星灯塔主任徐建国于4月23日在工作群里发的消息。过完这一天,他便退休了,结束42年的守塔生涯。徐建国行走在岛上。
9月10日,王洪安在台子山灯塔顶部瞭望。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原标题:国道之行 海阔天空|他在中国最北灯塔值守21年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228国道旁的墩台山上,坐落着中国最北的灯塔——台子山灯塔。这座21米高的灯塔,见证了鲅鱼圈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重要货物运输港。
第九届海南省道德模范之敬业奉献模范王健二十年如一日孤守临高角灯塔,每天重复着清洁、保养、维护灯塔的工作,不敢懈怠,任劳任怨,始终践行着蓝色铁军“点亮自己 守护航程”的价值观,为往来船舶保驾护航。王健是土生土长的临高人,先后在海口航标处抱虎指向标站、洋浦航标站工作。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青灯孤影,落日残晖。”浙江瑞安北麂山灯塔守望人杜忠良的工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却又如苦修者一般孤寂。18岁参与北麂山灯塔基建,19岁成为灯塔工,34岁成为灯塔主任,如今51岁仍坚守岛上。他和北麂山灯塔相伴了33年,也让这盏海角孤灯保持了100%发光率。
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228国道旁的墩台山上,坐落着中国最北的灯塔——台子山灯塔。这座21米高的灯塔,见证了鲅鱼圈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重要货物运输港。陪伴这座灯塔的灯塔工王洪安,已在这里坚守21年。现代航标技术逐渐向数字化发展,但灯塔作为传统的导航手段依旧被保留下来。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开山岛上,“人民楷模”王继才铜像邻侧,矗立着一座红白相间的灯塔,每当夜色降临,开山岛灯塔便在落日余晖中被点亮,黄海碧波中,灯塔散发出温暖而坚定的光芒,为归航的船舶导航,守护着这片海域上的“光明”。